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順產沒那麼恐怖 五大“良方”來幫你

准媽媽們在產前幾周, 總是會擔心分娩時能不能順利進行, 其實, 順產並不是那麼恐怖。 關於一些順產的“良方”, 准媽媽們還是有必要知道的!


分娩知識 順產其實並沒那麼恐怖

首先, 我們必須瞭解影響產程有哪些因素。

子宮收縮

子宮收縮強度越好, 生產進程就會越快, 但子宮收縮強度是由准媽媽自身多方面條件制約的, 如年齡、肌肉張力和彈性、胎兒體重等。

骨盆大小

按照我們順思維的觀念, 骨盆越大順產的機會就越大。 醫學理論上也認為, 若准媽媽的中骨盆直徑在9.8釐米以上自然分娩是沒問題的,

Advertisiment
而小於9.2釐米自然分娩的幾率就比較小, 這個可以通過照X光判斷出中骨盆的直徑。 但在現實生活中, 骨盆的大小並不是決定分娩方式的因素, 有時骨盆足夠大也會出現難產, 有時骨盆不大但胎兒小, 也可以順利生產。

很多老人都希望有個高挑的、能生養的兒媳婦, 因為很多人都認為個子高的人容易生孩子, 覺得人的身高與骨盆大小成正比。 大多數人的身材高矮與骨盆大小成正比, 理論上比較好順產, 這點是沒錯的。 但是影響自然分娩並非只有骨盆大小這一個因素, 所以這個命題不完全正確, 也就是說個子矮的准媽媽不一定比個子高的差。

另外, 有准媽媽認為臀圍比較大的女性, 其骨盆也比較大。 其實她們錯了,

Advertisiment
臀圍比較大的女性並不表示骨盆也大, 門診經常可以見到高個子的女性骨盆出口也很狹窄, 而個子矮的女性骨盆出口也可以很寬敞。 這是因為有些女性臀部脂肪比較多, 而並非骨盆大。 如果遇到胎兒體重過大, 准媽媽腹部肌肉力量不足, 那麼生產的過程就不一定順利了。

胎兒體重

新生兒的平均體重為2.8千克~3.5千克, 在這個範圍內, 產程會相對縮短, 容易順產;如果新生兒體重超過3.5千克, 產婦的骨盆又不夠大, 則有可能發生難產的情況。


分娩知識 順產其實並沒那麼恐怖

接下來, 我們去看下一些順產“良方”吧。

年齡介於24~28歲間

小於這個年齡段的准媽媽, 由於身體各部位組織發育還不夠成熟, 特別是骨盆還沒有完全固定成形,

Advertisiment
對母體和胎兒都不夠好;而超過此年齡段的高齡產婦, 由於骨盆的關節變硬, 不易擴張, 子宮的收縮力和陰☆禁☆道的伸張力也較差, 以至於分娩時間延長, 也容易發生難產, 這也是許多高齡產婦選擇剖宮產的原因。

孕期合理營養, 控制體重

懷孕期間准媽媽的飲食營養很重要, 但如果只注意補充營養, 不注意控制體重的話, 就會因為營養補充過多、脂肪攝入過多而造成腹中胎兒發育過大, 那麼分娩時就只能依靠手術了。 整個孕期體重增加應該控制在12.5千克左右。

多做運動

適當運動不但有利於控制孕期體重, 還有助於順產, 降低難產幾率。 常運動的准媽媽通常可以維持體能及心肺功能在一定水準上, 體能好的孕婦耐受力高,

Advertisiment
對產痛的承受也就比較好。 所以女性運動員分娩時就會比普通孕婦的併發症少許多。 所以, 准媽媽可以保持平時的運動習慣, 但要避免激烈的項目。

定時做產前檢查

定期做產前檢查便於醫生早期發現問題, 及早糾正和治療。

如果在30孕周胎位仍然不正常, 如臀位或橫位元等, 需要在醫生指導下採取胸膝臥位法進行矯正。 每次15-20分鐘, 早晚各1次, 一周後進行胎位複查。 胎位矯正過來後還需堅持監測, 以防再發生胎位不正。

對順產有信心

對於打算順產的准媽媽來說, 要提前做好心理準備, 保持穩定的心情, 多閱讀順產方面的書籍, 瞭解順產的過程和應對方法。 臨產徵兆出現後, 要注意休息, 堅持正常進食, 以充足的精力和體力應對分娩。

Advertisiment
一旦宮縮開始, 要積極配合醫生, 相信在醫生和助產士的幫助下自己會安全、順利地度過分娩, 迎接寶寶的來臨。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