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幼兒期(1-3歲)>幼兒教育>正文

須糾正孩子12種壞習慣

糾正孩子12種壞習慣

處于成長過程中的孩子, 總會表現出一些不恰當的行為。 如果父母聽之任之, 一旦這些不良行為習慣成自然, 它們必將成為孩子成長的羈絆, 正所謂“千里之堤毀于蟻穴”。 因此, 專家提醒父母:不要忽視這些小小的壞習慣, 趕快防患于未然, 并尋求迅速制止的辦法。

幾種不容忽視的不良行為

1、打斷談話

為何不容忽視:你的孩子也許迫不及待地想要告訴你什么或問你某些問題, 但是如果縱容他打斷你的談話, 卻不會有助于教會孩子為他人著想, 更不會讓他學會在你忙碌的時候如何自己打發時光。

Advertisiment
結果將會是他認為自己有權吸引別人的注意, 并不能忍受任何挫敗。

制止方法:下一次在你要打電話或跟朋友聊天之前, 告訴孩子他要保持安靜、不能打擾你。 給他安排點活動或者讓他玩一個他平時沒玩過的玩具。 如果你在談話時, 他纏著你, 你可以指指椅子讓他安靜地坐在那, 耐心等你談完。 之后告訴他干擾別人并不會得到他想要的。

2、攻擊性行為

為何不容忽視:孩子和小伙伴有小沖突的時候, 你可能不一定會去管教, 但是你不該忽視那些小小的攻擊性行為, 比如推倒小弟弟或掐小朋友。 父母問題顧問米歇爾博士認為, 如果你不管的話, 孩子到了8歲左右, 這種不良行為就會積習難改了。

Advertisiment
放任自流傳遞的信息是傷害別人是可以被接受的。

制止方法:正面應對攻擊性行為。 把孩子拉到一邊告訴他, “那樣會傷了妹妹。 如果他這樣對你, 你會怎樣呢?”要告訴他任何傷害別人的舉動都是不可以的。 在下次出去玩之前, 提醒他不要粗魯霸道, 幫他練習生氣時該說些什么。 也可以給他一點小小的懲罰, 如果他再犯的話, 不讓他出去玩。

3、假裝聽不見你說話

為何不容忽視:收拾玩具、自己拿水喝, 當你提醒孩子做些他不愛做的事, 一次、兩次、三次, 甚至四次, 他仍然像沒聽見一樣, 這時你不能忽視了。 因為這樣下來傳遞的信息是漠視大人的指令無所謂。 一次又一次提醒孩子等于是在訓練他可以等待提示, 而不需要注意你的第一次指令,

Advertisiment
如果你縱容孩子繼續這種行為, 你的孩子很可能會變得目中無人, 并極有控制欲。

制止方法:不要在房子的另一側跟孩子說話, 走到她面前, 告訴他該做什么。 談話時, 讓他看著你, 并且回答“好的, 媽媽。 ”輕撫她的肩膀, 呼喚她的名字, 關掉電視都會有助于吸引她的注意。 如果他不聽話的話, 告訴他后果是什么。

當五歲的杰克開始“選擇性聽取”時, 他的父母決定采取措施。 他們告訴孩子, 如果他非要父母反復要求他做事的話, 比如說來吃飯或洗澡, 那么那一天他只能看一個動畫片, (通常他可以看兩個)或者那一周他將損失一個外出游玩的機會。 如果他們不得不提醒他兩次的話, 一個動畫片也不讓看了, 或兩天不能出去玩。

Advertisiment
媽媽們該努力做到不讓步, 否則的話, 他會繼續這種壞習慣的。

4、無視規則

為何不容忽視:如果孩子能自己拿小吃, 自己放dvd, 當然很方便, 但是有些吃的, 比如糖果不是可以隨心所欲地吃的, 也不能一整天都在家里看dvd。 專家認為放任孩子不遵循規則做事情絕對不是好辦法。 如果你看著一個兩歲的小孩子自己從柜臺里拿餅干很好玩, 那就等著瞧吧, 看看他到了八歲不打招呼自己跑到朋友家去怎么辦。

制止方法:制定幾項家庭紀律, 并經常和你的孩子談論這個話題, 比如, 告訴孩子:“你得問問可不可以吃糖, 因為這是規矩。 ”如果孩子在規定時間以外的時候就打開電視, 告訴他把電視關掉。 并且大聲清楚地陳述規則,

Advertisiment
這將有助于讓孩子銘記在心。 當四歲的姍姍未經允許就拿了些圖畫筆玩并把她的一只胳膊整個都涂成了黃色, 他的媽媽告訴她下午不能幫著畫車庫促銷的廣告牌了。 雖然她哭了, 但只有這樣才不會讓她故伎重演。

世上沒有壞孩子 破解寶寶的8種難搞行為 孩子頂嘴原因及處理方法
如何讓孩子舉止大方得體 孩子為什么會依戀你? 孩子的第一反抗期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