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內口鬆弛症是導致晚期流產的常見原因之一。 由於宮頸環形肌肉鬆弛, 宮頸內口擴張, 功能不全的宮頸比正常宮頸柔軟、無力, 因此在妊娠過程中可能提前張開。 這個問題通常發生在妊娠中期以後, 羊膜囊可自宮頸內口突出, 發生羊膜囊自破而致流產, 在孕婦中的發病率約為2%。
本病的發病原因尚未完全明瞭, 一般認為大多與刮宮、分娩或手術產所致的宮頸損傷有關, 尤其是大月份人工流產鉗刮術, 極易損傷宮頸內口;少數病人為先天性發育異常。 此外, 以LEEP、鐳射或手術刀施行子宮頸錐狀切片治療的女性,
Advertisiment
子宮內口鬆弛症的症狀包括骨盆區域有沉重感和壓迫感, 陰☆禁☆道分泌物增多(其中有血或沒有血)等。 由於本病引起的流產是因子宮頸內口難以承受宮腔內的壓力造成的, 所以, 使用黃體酮、鎮靜劑及保胎藥均無法阻止宮口的擴張和放開, 也就無法制止流產的發生, 即使整日臥床休息也常常沒有效果。 因此一旦確診, 應在再次懷孕後及時採取子宮內口縫紮手術。 該術操作簡單, 成功率高。
本病引發的流產, 多發生在以往自然流產的相同月份, 所以縫紮術必須在以往流產孕周之前進行。 通常選在妊娠第12—14周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