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現在妊娠中後期以後, 且瘙癢的程度輕重不一, 輕者只是皮膚稍有瘙癢, 重者則瘙癢難忍, 坐立不安, 夜不能寐, 痛苦不堪。
預防孕期瘙癢的飲食原則
原則一:避免過敏原
准媽媽蕁麻疹和一般人一樣, 可能因為藥物、海鮮、牛奶、蛋、蟹、貝殼類、酒等食物所引起, 或因灰塵、寵物的細毛、花粉、塵蟎等吸入性過敏原所造成, 這些都應該儘量避免。
原則二:避免刺激性食物
專家建議准媽媽最好避免吃太熱、太辣食物, 以免使身體更熱, 加重瘙癢症狀;其他像是咖啡、茶汽水、可樂這類的飲料, 也最好減少飲用。
Advertisiment
懷孕有關的皮膚瘙癢問題, 無法事先預知, 也比較難預防, 但是在懷孕後開始做好適當的保養, 也可緩和皮膚瘙癢的程度。
孕期4大常見皮膚問題
1、血管擴張
懷孕期間, 准媽媽因血量增加, 體溫也跟著升高, 會較為怕熱, 此外, 也較容易發生血管擴張的情形, 導致臉上、乳☆禁☆房以及四肢皮膚會出現微血管擴張痕跡, 甚至出現血管瘤。
2、肌膚較敏感
准媽媽對外來的刺激像是日曬或化學藥品等, 會有比較敏感的反應。
3、孕斑
因為孕期受到激素變化的影響, 准媽媽很容易出現孕斑。 孕斑多發生在雙頰, 呈現豬肝色, 很多人誤以為肝不好, 其實是孕期激素變化所造成。 准媽媽如果能做好防曬工作, 別讓皮膚曬黑, 通常生產後會逐漸淡掉。
Advertisiment
4、汗疹
此為流汗所造成, 最容易出現在腹股溝、腋下等部位。 夏天時准媽媽可多使用電扇, 來緩和瘙癢症狀。
辨“癢”施治安度孕期
良性的皮膚疾病
1、多型性妊娠症
多型性妊娠症在懷孕期間才會出現, 發生原因可能因媽媽對胎兒的免疫反應所導致。 除了影響准媽媽生活之外, 由於這類皮膚疾病多屬良性, 對胎兒和媽媽本身的健康並不會造成影響。
多型性妊娠症
症狀:出現類似蕁麻疹或不規則的丘疹, 感覺很癢, 通常到生產後一周, 症狀會逐漸消失。
發生部位:多發生在肚皮周圍, 再往大腿、手腳等其他部位擴散。
發生階段:懷孕後期, 而且最常發生在第一胎, 第二胎以後發生幾率比較少, 多胞胎或孕期體重增加快速的准媽媽也較容易發生。
Advertisiment
治療:感到很不舒服時, 准媽媽可尋求醫生診治, 使用口服抗組織胺或局部類固醇藥膏塗抹, 以緩解症狀。
2、妊娠癢疹
妊娠癢疹發生的原因目前仍無法確知, 可能與懷孕期間激素變化以及外來刺激物等因素有關, 對胎兒和媽媽並無明顯影響。
症狀:出現紅色或淡粉紅色丘疹, 患者會感到瘙癢, 生產後會逐漸痊癒, 不過容易留下色素痕跡。 發生原因可能與孕期激素分泌或皮膚乾燥、受到外來刺激有關。
發生部位:好發於大腿或手臂。
發生階段:懷孕中、後期。
治療:主要以外用類固醇藥膏為主。
影響胎兒的皮膚疾病
1、妊娠型類天皰瘡
發生階段:通常發生在懷孕後期。
成因:屬自體免疫性疾病, 是一種罕見疾病,
Advertisiment
會影響胎兒的皮膚疾病
2、皰疹樣膿痂疹
成因:屬於一種膿皰型幹癬, 患者皮膚會有膿皰, 而且可能會發熱、發冷, 抽血檢查會發現有血鈣下降情形, 也可能造成死胎、早產、流產。
1、夏天天氣較悶熱, 建議准媽媽穿著儘量以寬鬆、透氣、容易吸汗為主, 材質以純棉為佳, 並避免處於潮濕悶熱的環境中。
2、做好防曬和保濕。
3、大量流汗時可洗個澡, 讓身體保持乾爽。
4、每天洗澡次數勿過多, 水溫也不能太高。
5、避免泡澡、泡溫泉。
6、洗澡時避免使用過多清潔用品, 洗後可擦些乳液保濕。
7、避免過度抓癢。
小編總結:如果症狀輕微, 也可以使用半幹的冷毛巾進行冷敷,
Advertisi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