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預防寶寶過敏 從添加輔食開始

嬰兒濕疹, 也叫“胎毒”、“奶癬”, 是嬰兒時期常見的一種皮膚病, 屬於變態反應性疾病, 也叫過敏性疾病, 以1~3個月大的嬰兒最為多見。 導致嬰兒濕疹發生的原因比較複雜:外界對嬰兒皮膚的刺激、嬰兒消化不良以及先天性的過敏體質都可能誘發此病。 對於患有嬰兒濕疹的患兒, 其家長的細心護理是促進其康復的有力保障。 那麼, 家長應該怎樣護理這樣的患兒呢?

輔食勿過早添加

1、堅持母乳餵養, 避免過早添加輔食

大家一致認為, 純母乳餵養是預防嬰兒食物過敏的最有效方法之一。 一、在嬰兒腸道不成熟期,

Advertisiment
母乳餵養可減少接觸異體蛋白質的機會;二、母乳餵養可通過促進雙歧桿菌、乳酸桿菌等益生菌的生長, 發揮抗感染及抗過敏的作用;三、母乳中的特異性抗體可誘導腸黏膜耐受, 從而減少過敏反應的發生。 因此, 在嬰兒頭4個月, 儘量採用純母乳餵養;4~6個月後, 再添加輔助食品。 有過敏家族史的嬰兒, 尤其要強調頭4~6個月的純母乳餵養, 而且應堅持喂母乳10~12個月。

因食物過敏還與遺傳因素有關, 有食物過敏史的夫婦, 懷孕後期要提防曾使自己過敏的食物, 以免讓孩子通過母乳間接過敏。 哺乳期間, 母親更要避免吃容易引起過敏的食物。

輔食添加順序

2、注意輔食品種的選擇和添加順序

嬰兒常見的致敏食物有牛奶、雞蛋、花生、大豆、魚蝦類、貝類、柑橘類水果、小麥等。

Advertisiment
多數食物過敏原為糖蛋白, 牛奶中約有40多種不同蛋白質可能有致敏作用, 雞蛋中的卵蛋白、卵黏蛋白等也可引起過敏。 鱈魚、大豆及花生中也有多種可誘發過敏的抗原存在。 在輔食添加過程中不應過早引入這類食物。

首先給嬰兒添加的輔食應是易於消化而又不易引起過敏的食物, 米粉可作為試食的首選食物, 其次是蔬菜、水果, 然後再試食肉、魚、蛋類。 輔食添加的順序依次為穀物-蔬菜-肉、魚、蛋類。 較易引起過敏反應的食物如蛋清、花生、海產品等, 應在1歲以後才提供。

添加輔食的原則

3、掌握循序漸進的輔食添加原則

給嬰兒添加輔食要掌握由一種到多種、由少到多、由細到粗、由稀到稠的原則。

Advertisiment

每次引入的新食物, 應為單一食物, 少量開始, 以便觀察嬰兒胃腸道的耐受性和接受能力, 及時發現與新引入食物有關的症狀, 這樣可以發現嬰兒有無食物過敏, 減少一次進食多種食物可能帶來的不良後果。

如果給孩子添加一種新的輔食, 孩子反復拒絕, 或者服用以後孩子用哭鬧、不舒服, 或者噁心等症狀, 就要考慮孩子是否最這種食物過敏, 因為這是一種本能的反應。

4、如果意外情況孩子沒有母乳, 家族有過敏體質的表現, 建議開始使用低敏奶粉餵養。 最初幾天沒有奶, 也建議使用低敏奶粉。 最初三天的含有過敏原的奶粉刺激, 對於孩子以後的過敏反應有很重要的意義。

5、低敏奶粉有:部分水解蛋白,

Advertisiment
深度水解蛋白, 游離氨基酸, 但長期服用這些奶粉需要醫生或者營養專家進行指導, 隨著年齡的增長, 過敏會出現耐受, 換句話說就是逐漸好轉, 需要過渡到正常飲食。

小編總結:如果家中孩子反復遷延的咳嗽、流涕, 懷疑是過敏體質, 家長應該如何應對呢?發作與季節相關的留意花季、黴菌、動物換毛的因素, 並注意回避。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