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預防小兒腸道內感染性腹瀉

小兒腹瀉主要分為分為腸道內感染、腸道外感染和非感染性腹瀉三大類, 今天介紹的是腸道內感染, 教各位家長如何辨症及預防與護理等知識。 腸道內感染主要發生在人工餵養或混合餵養的新生寶寶, 因奶具不潔而導致病從口入。 多由病毒、細菌、真菌及寄生蟲引起, 以前兩者多見, 如人類輪狀病毒、大腸桿菌和痢疾桿菌等。 此病情最常發生在醫院育嬰室, 病菌經過媽媽產道時傳給新生寶寶, 然後由醫護人員的手將細菌擴散開去。

症狀辨症
腸道內感染性腹瀉潛伏期短, 發作快, 症狀重, 常常威脅寶寶生命!患此類腹瀉的寶寶多有伴嘔吐及發燒(體溫可達39℃~40℃)、面色發灰、哭聲低弱、精神萎靡、體重銳減、尿少等,
Advertisiment
作為媽媽分辨此類腹瀉的最明顯標誌是:寶寶腹瀉時會排出呈黃色水樣便便, 有擊拍聲, 向外濺射, 且腥氣奇臭, 一天大便次數多達10次左右, 並極容易出現脫水症狀。

預防護理
腸道內感染性腹瀉由於發作快, 病症嚴重, 對於新生寶寶的健康甚至生命, 都會造成相當大的威脅, 所以要想避免這種危害, 爸爸媽媽的關鍵就在於正確預防。
不潔淨的人工餵養是造成腸道內感染性腹瀉的最大原因。 所以, 我們首先提倡母乳餵養, 不但能幫助寶寶遠離腹瀉隱患, 還能增強寶寶對各種病菌的抵抗力。 但需注意的, 母乳餵養的媽媽在餵奶前同樣也要先清洗乳☆禁☆房,
Advertisiment
一般用溫水洗淨即可。
如果實在缺乏母乳餵養的條件, 那就只能嚴格控制病菌可能接觸寶寶的機會了。 牛奶和奶具, 還有寶寶使用的衣物等, 在使用前和使用後都必須嚴格消毒, 如煮沸消毒, 或用諸如“滴露”等消毒清洗液都是不錯的辦法。 如果條件許可, 可用專為寶寶餵養用具和衣物設計的消毒清洗液來分類消毒。 對於家中任何可能接觸到寶寶的人, 包括爸媽、家人及護理小孩的護士、阿姨等, 都必須非常注意個人衛生, 做到勤洗手、勤消毒, 當自己身體不適時, 更要遠離寶寶。
一旦發現寶寶患此類腹瀉, 必須在第一時間送醫院接受治療。 在未送醫院前, 可先少量多次為寶寶補充煮沸過的糖鹽水,
Advertisiment
防止脫水。
(實習編輯:朱清銀)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