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預防遺傳病把好“三道關”

宋主任說, 下列情況可以結婚但不宜生育:

1、男女任何一方患有某種嚴重的常染色體顯性遺傳性疾病, 如強直性肌營養不良、軟骨發育不全、成骨發育不全、脊髓小腦性共濟失調、馬凡氏綜合征, 以及遺傳性致盲性眼病如視網膜母細胞瘤、顯性遺傳型雙側先天性小眼球等。 因為這些疾病遺傳風險較高, 且目前還沒有有效的治療和預防方法。 比如成骨發育不全, 俗稱“玻璃人”, 這是一種主要累及骨骼、肌腱、筋膜、韌帶、牙本質和鞏膜等的疾病。 其典型特徵為骨骼脆性增加, 極易發生骨折, 故又稱“脆骨病”。

Advertisiment
它屬於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 夫妻任何一方患病, 子女都有50%發病風險。 而且對女性患者而言, 懷孕本身就是高危情況, 可能出現流產、死胎、畸胎、甚至危及孕婦生命, 因此是不宜生育的。

2、夫妻雙方均患有相同的嚴重隱性遺傳病如垂體性侏儒症、小頭畸形、苯丙酮尿症、肝豆狀核變性等。

3、男女一方患有嚴重多基因遺傳病如精神分裂症、躁狂抑鬱性精神病, 多為高發家系。 高發家系是指除患者本人外, 其父母或兄弟姐妹中有一人或更多人患同樣遺傳疾病。

第三關:產前篩查避免患兒出生

產前篩查主要是針對一些目前沒有很好的治療方法的疾病, 其目的是防止有缺陷患兒的出生。 一般在懷孕16周-20周的時候進行, 抽孕婦的外周血2-3毫升檢查,

Advertisiment
如果發現高危可能性(高危因素超過1/270), 則需進一步抽羊水培養, 確診。 例如唐氏綜合征就可以通過唐氏篩查篩出高風險孕婦, 再通過抽羊水做產前診斷來確診。 再如成骨發育不全, 目前通過產前胎兒系統超聲檢查, 可有效防止患者出生, 也是該病防治的主要措施。 對有些單基因遺傳病, 如進行性肌營養不良症, 目前可以進行產前基因診斷, 如果夫妻雙方均為攜帶者, 已經生育過一胎患兒, 可以對下一胎進行基因檢查, 如果檢查胎兒帶有致病基因, 可引產避免患兒出生。

遺傳病並非不治之症

以前, 人們認為遺傳病是不治之症。 現在, 醫學遺傳學工作者在對遺傳病的研究中, 弄清了一些遺傳病的發病過程,

Advertisiment
從而為遺傳病的治療和預防提供了一定的基礎, 並不斷提出了新的治療措施。 對於已有症狀的遺傳病患者, 可以通過飲食、藥物、手術和基因療法來達到改善或治癒的目的。

飲食治療某些遺傳病可通過控制飲食達到阻止疾病發生的目的, 從而收到治療效果。 如苯丙酮尿症的發病機理是苯丙氨酸羥化酶缺陷, 使苯丙氨酸和苯丙酮酸在體內堆積而致病, 可出現患兒智力低下或成為白癡。 可是如果診斷準確, 早期最好在出生後7-10天開始著手防治, 在出生後3個月內, 給患兒低苯丙氨酸飲食, 如大米、大白菜、菠菜、馬鈴薯、羊肉等, 則可促使嬰兒正常生長發育。 等到孩子長大上學時, 再適當放寬對飲食的限制。

藥物治療藥物在遺傳病的治療中往往起一定的輔助作用,

Advertisiment
可以改善患者的病情, 減少痛苦。 如肝豆狀核變性, 主要是體內銅代謝障礙, 使血內銅的水準升高, 導致胎兒畸形。 可以服用促進銅排泄的藥物, 同時限制食用含銅的食物, 以保持體內銅的正常水準, 而達到良好的治療效果。 還有些病如先天性低免疫球蛋白血症, 可以注射免疫球蛋白製劑, 以達到治療的目的。 先天性甲狀腺功能低下則可以通過給予適量的甲狀腺素片並定期監測, 即可保證患兒的正常生長發育。

手術治療手術矯治指採用手術切除某些器官或對某些具有形態缺陷的器官進行手術修補的方法。 如球形紅細胞增多症, 由於遺傳缺陷使患者的紅細胞膜滲透脆性明顯增高,

Advertisiment
紅細胞呈球形, 這種紅細胞在通過脾臟的脾竇時極易被破壞而引起溶血性貧血。 可以實施脾切除術, 脾切除後雖然不能改變紅細胞的異常形態, 但卻可以延長紅細胞的壽命, 獲得治療效果。 對於多指、兔唇及外生☆禁☆殖☆禁☆器畸形等, 可通過手術矯治。 又如, 狐臭也是一種遺傳病, 但只要將患者腋下分泌過旺的腺體剜掉, 即可消除病患。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