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頭頭是道!BB頭部發育規律

與體型類似的其他動物相比, 人類胎兒出生時的大腦尺寸絕對“出類拔萃”, 因此新生兒都是“大頭寶寶”, 從腦細胞數量的角度來說, 大頭是人類在進化過程中積累的一個優勢, 從分娩的角度來看, 這卻導致人類幾乎成為自然界最難生產的動物。 大腦袋對於自然分娩是一個很大的挑戰, 為了最大限度化解這種矛盾, 嬰兒出生時, 頭部的骨頭相互之間是游離可以活動的。

新生兒固定睡姿 會影響頭型

剛出生的小寶寶全身軟綿綿, 甚至連頭部都是軟軟的。 為了能夠順利分娩, 新生兒頭部之間的骨頭並沒有完全癒合,

Advertisiment
而是互相游離留著一些縫隙, 等到出生後花上多年的時間才能完全癒合, 尤其是面部的骨骼成型要比頭部骨骼還要晚。

由於骨片之間縫隙的存在, 在嬰兒時期, 人類面、顱的形狀很容易收到外力作用而發生改變。 而嬰兒的大部分時間是在睡眠中度過, 如果嬰兒的顱面部某個部位長期接觸枕頭, 而枕頭又不能很好的保持柔軟、彈性的話, 就很可能造成嬰兒的顱面畸形。


新生兒睡姿應該仰臥、側臥交替進行

所以在護理嬰兒時, 應該儘量避免嬰兒長時間保持同一個睡姿, 最好是能保證仰臥、側臥交替進行, 這樣才能為寶寶今後留下一張五官端正的臉。 某些地區給新生兒“睡扁頭”的習俗, 就是用字典、厚書、硬枕頭等改變嬰兒顱骨的形狀。

Advertisiment
雖然這種習俗于健康並無大礙, 但很容易把孩子的頭睡偏了, 反倒影響美觀。

寶寶前囟門 最遲1歲半閉合

新生兒頭頂有一個“特殊的地方”, 摸上去柔軟, 有時候甚至能看到它在“跳動”, 老人認為這個地方不能隨便摸, 否則寶寶會變啞巴, 而醫生把這個地方叫“囟門”。

人類顱骨是由6塊骨頭組成的, 寶寶在出生之後由於顱骨還沒有發育完全, 所以骨與骨之間有縫隙, 並在頭的頂部與枕後部形成兩個沒有骨頭覆蓋的區域, 分別稱為前囟門和後囟門。 後囟門在寶寶出生時已接近閉合或僅可容納指尖, 不太容易被摸到, 而且閉合的也比較早, 通常在寶寶出生1-4個月內即閉合了, 而前囟門一般1歲左右才能完全閉合。

Advertisiment
正常情況下, 新生兒的前囟門的直徑大約為1.5-2釐米, 在出生後的數月裡, 前囟門會隨著頭圍的逐漸增大而略微增大, 約至6個月時最大可達到2.5-3釐米, 以後隨著顱骨縫逐漸骨化, 面積又開始慢慢地變小, 通常到1歲至1歲半左右時即可完全閉合, 最遲不超過1歲半閉合。

囟門異常的情況

囟門雖然不大, 但卻像個小“天窗”一樣, 可以反映出寶寶的健康狀況, 囟門的閉合情況, 有時候能反應寶寶的健康狀況。 前囟門變化有幾種, 包括早閉、遲閉、過大、過小、膨隆及凹陷等6種情況。


囟門早閉不一定代表寶寶有疾病

囟門早閉:有一些小寶寶因為先天發育差而出現了囟門早閉的現象, 這在醫學上稱為“先天性小頭畸形”。

Advertisiment
不過, 並不是所有的囟門早閉都是疾病, 有的媽媽孕期營養比較好, 小寶寶出生後發育較好, 也可能會出現囟門相對稍早一點閉合的現象。

鑒別方法:要做好常規兒童保健, 通過定期的專業檢查及測量, 看孩子頭圍是否按照正常的速度增長, 全身的發育水準是否與該月齡相吻合, 如果全身發育與該月齡相吻合的話, 是不必太擔心囟門早閉會影響到孩子大腦發育的。 但如果發現孩子有異常的變化, 如頭圍明顯低於該月齡的正常值, 全身的發育也明顯落後于正常的水準, 比如到了四個月還是不會抬頭等情況時, 則最好及時到醫院檢查, 以儘早干預。

囟門遲閉:有些寶寶超過一歲半了, 囟門還是沒有閉合。 囟門遲閉,

Advertisiment
比較常見的原因有佝僂病、骨骼組織發育不良或先天性甲狀腺功能減低症等。 對於超過1歲半, 囟門還未閉合的寶寶, 最好能帶去醫院檢查下, 查明原因, 以便有針對性地治療。 最常見的是因為缺鈣引起的, 那麼, 就要多點曬曬太陽, 並在醫生的指導下補充鈣劑和維生素D。


寶寶囟門遲閉可能是缺鈣引起的

囟門過大:有些孩子出生後囟門較大, 可達4釐米以上, 而且頭也比其他同齡的小孩大很多, 這時候要懷疑是否是先天性腦積水。 這種疾病的寶寶, 出生之後囟門會迅速增大, 頭圍也比正常的偏大, 而且頭摸上去鼓鼓的, 有一種很飽滿的感覺, 用手拍拍, 可以聽到“撲撲”的聲音, 跟敲一個有裂紋的茶壺所發出的聲音差不多。 當孩子出現這種情況時,建議最好做一個腦MRI,以明確是否為腦積水的可能。此外,如果囟門過大,同時還伴有肋外翻、出牙少等體征時,也要考慮是否跟缺鈣有關,患有先天性佝僂病的寶寶,出生後,不但前囟門大,後囟門也大,正中的一條骨縫也比較寬。

囟門過小:有些爸爸媽媽可能會為自己寶寶囟門過小而緊張,唯恐孩子的頭會畸形,其實,只要頭顱在不斷地增長,頭圍始終在正常範圍內,只是單純的囟門稍微小一點,還是不必太過於擔心的。

囟門膨隆:正常情況下,前囟門比其他部分略為凹陷,如果見到它突然膨隆起來,尤其是在寶寶哭鬧的時候,鼓得更加明顯,而且摸上去有緊繃的感覺,同時寶寶伴有發熱、嘔吐甚至抽風的症狀時,則要警惕寶寶是否由於顱內感染而引起了顱內高壓,如患了腦膜炎、腦炎等疾病。此外,長時間服用大劑量的魚肝油、維生素A或四環素,也可以使寶寶的前囟門隆起。

囟門凹陷:如果囟門比其他部位凹陷明顯的話,則最常見於嚴重缺水的現象,此時需要到醫院就診。此外,營養不良、體格消瘦的寶寶,也可能會出現囟門凹陷的情況。 當孩子出現這種情況時,建議最好做一個腦MRI,以明確是否為腦積水的可能。此外,如果囟門過大,同時還伴有肋外翻、出牙少等體征時,也要考慮是否跟缺鈣有關,患有先天性佝僂病的寶寶,出生後,不但前囟門大,後囟門也大,正中的一條骨縫也比較寬。

囟門過小:有些爸爸媽媽可能會為自己寶寶囟門過小而緊張,唯恐孩子的頭會畸形,其實,只要頭顱在不斷地增長,頭圍始終在正常範圍內,只是單純的囟門稍微小一點,還是不必太過於擔心的。

囟門膨隆:正常情況下,前囟門比其他部分略為凹陷,如果見到它突然膨隆起來,尤其是在寶寶哭鬧的時候,鼓得更加明顯,而且摸上去有緊繃的感覺,同時寶寶伴有發熱、嘔吐甚至抽風的症狀時,則要警惕寶寶是否由於顱內感染而引起了顱內高壓,如患了腦膜炎、腦炎等疾病。此外,長時間服用大劑量的魚肝油、維生素A或四環素,也可以使寶寶的前囟門隆起。

囟門凹陷:如果囟門比其他部位凹陷明顯的話,則最常見於嚴重缺水的現象,此時需要到醫院就診。此外,營養不良、體格消瘦的寶寶,也可能會出現囟門凹陷的情況。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