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頸外靜脈穿刺的要點

頸外靜脈穿刺有哪些要點?

(1)患兒去枕平臥, 頭向後仰並轉向穿刺對側, 必要時肩後墊一薄枕, 頭低位15°~30°, 充分暴露頸靜脈。

(2)常規消毒皮膚。

(3)穿刺點掌握在下頜角與鎖骨上緣連線中1/3肘肩方向處為最合適

(4)操作者左手拇指和食指固定穿刺血管, 右手持針, 在距靜脈最隆起1~2cm處沿血管平行方向進針, 見回血固定針頭, 按要求採集血標本。

(5)取血後立即用無菌敷料壓迫3~5分鐘(有出血傾向的患兒壓至不出血為止)

(6)在患兒啼哭, 靜脈暴露最為明顯時, 護士應較好地掌握穿刺時機, 穿刺效果比較理想。 如果患兒哭鬧不明顯,

Advertisiment
可採取刺激耳垂, 大孩子可囑其屏氣或大聲叫媽媽等方法。

(7)操作時嚴格掌握穿刺點和進針的深淺度, 穿刺點不宜過低, 進針不宜過深, 以免刺破肺組織造成氣胸。

(8)護士在進行操作時, 應始終觀察患兒的面色, 時刻注意病情變化。

(9)新生兒、心肺功能不全、病情危重的患兒不選擇頸靜脈穿刺, 以免發生意外。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