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風濕性關節炎為慢性疾病。 因病程長, 病情遷延不愈, 使許多患兒出現關節僵硬, 肌肉萎縮, 功能障礙, 造成機能廢用性退變。 所以在藥物治療的同時, 特別是急性炎症期後至恢復期, 積極有效的康復訓練顯得尤為重要。 通過長期的臨床觀察發現, 合理的運動非但不會加劇關節的炎症, 反而可以解除疼痛、減輕強直、增加關節的穩定性, 維護關節功能, 促進機能恢復, 使患兒重新獲得行走的能力, 獨立生活能力, 增強自尊心、自信心, 減輕悲觀情緒。 主要鍛煉方法介紹如下。
(1)關節活動範圍訓練:目的在於保持關節功能,
Advertisiment
(2)增強肌力運動:目的在於維持肌肉彈性, 類風濕性關節炎患兒常有肌肉萎縮和肌力低下, 關節的緩衝作用降低。 關節處於不穩定狀態, 越發加重關節的破壞.尤其是下肢關節(髖、膝)要承受巨大壓力, 因此強化肌力為一特別重要的運動項目。
①等長運動:將關節伸長到最長位置, 保持在一定位置不動而達到肌肉運動的方法。 如仰臥, 一側下肢伸直上抬約10°, 或在踝關節處加上1~2kg重物再上抬, 以使股四頭肌緊張而肌力增加;又如側臥,
Advertisiment
②等伸運動:是通過活動關節來進行肌肉運動的方法, 利用重物增加負荷, 再活動關節以強化肌力。 重物負荷因人而異, 每項運動宜反復10~20次, 肌力增加後可適量增加負荷。
(3)日常生活動作訓練:如洗臉、穿衣、飲食等, 在可能條件下, 均宜由患兒自己進行。 通過這些動作, 可增加關節的協調性和靈活性。
(4)娛樂運動:根據患兒的興趣和能力, 選擇適當的方法, 如行走、慢跑、遊戲等, 可以減輕關節疼痛和疲勞感, 減少對藥物的依賴, 並且具有良好的心理治療作用。
應當瞭解, 運動療法不同於一般的鍛煉, 方式方法要因人而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