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風濕支氣管炎等夏季最易復發!要“冬病”夏治

很多人都知道入伏是進行冬病夏治的好時機, 但不得不提醒大家, 其實"夏至"時開始治療的效果也不錯, 風濕病、哮喘、過敏性鼻炎、支氣管炎、過敏性咽炎等疾病的患者, 可趁農曆"夏至"時節用外敷配合湯藥的方法, 進行冬病夏治。

什麼病叫"冬病"?

由於風濕病、支氣管炎、哮喘、過敏性鼻炎等疾病在冬季或寒冷天氣容易發病或者加重, 中醫將這些疾病稱之為"冬病"。 冬病夏治是利用夏季的氣象條件直接或者間接地治病、養病。

中醫認為, 夏季是人體陽氣最旺盛的時候, 此時治療某些屬於寒性的疾病, 可以最大限度地以陽克寒,

Advertisiment
調整人體陰陽平衡, 使一些宿疾得以改善, 達到標本兼治的效果。 這是因為, 夏季汗腺分泌旺盛, 對經絡、穴位更為敏感。 "適合'夏治'的病一般來說都是宿疾, '夏治'方法如果得當的話, 可以在入冬後明顯減輕發病。 "

"冬病"怎麼"夏治"?

過敏性鼻炎是一種變態反應性疾病, 發病原因主要是免疫功能下降, 外功能減弱。 有些人在秋冬季節患病後以為感冒了, 隨便吃些感冒藥, 由於感冒藥裡有抗過敏的成分, 吃過之後暫時見效, 一旦停藥症狀就會再次出現。 其實, 這種病症如果入夏後進行恰當的治療, 秋冬時節甚至可以徹底根治, 不再復發。

一些慢性支氣管炎的患者, 在夏天經過宣肺定喘、補腎納氣的治療, 能達到增加臟腑功能的目的。

Advertisiment
冬天氣候寒冷, 機體抵抗力下降, 患者感冒後引起呼吸道感染導致支氣管炎發作的機會隨之增多。 由於病人咳喘嚴重, 所以往往採用激素、抗生素等藥物治療的方法控制症狀, 防止哮喘持續狀態的出現。 夏天氣候溫熱, 病情相對穩定, 慢性支氣管炎的發作也明顯減少, 中醫理論強調"急則治標, 緩則治本", 此時可調節肺功能、補肺氣, 提高肺臟的免疫功能和抗疾病功能, 運用一些補肺、補腎的藥物, 一月之後患者能得到有效調理, 冬天時禦寒能力加強, 發病次數減少。

冬病夏治的具體方法有很多種, 有內服湯藥、中成藥、食療、藥膳等療法, 還有相配合的"三伏貼"等外敷療法。 同時, 也有中藥薰蒸、針刀療法等。

Advertisiment
"每種冬病都有具體的治療方法, 像風濕病, 一般40天一個療程, 夏至、入伏都可開始, 開始前需要做一些必要的檢查。 "

同時, 兒童反復發作的慢性鼻炎、咽炎、扁桃體炎、過敏性鼻炎等, 在夏天治療也有不錯的效果, 一些患者經過兩三年的治療, 可能痊癒。

別以為簡單"亂趕時髦"

不少人現在都知道冬病夏治這一概念, 同時認為治療的主要手段就是中藥穴位貼敷, 那麼, 這是否意味著冬病夏治可以自己操作呢?其實不然, 冬病夏治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 比如說根據病情決定貼敷時間、貼敷位置、具體用藥等。 同時, 治療期還需要飲食清淡, 不能待在較冷的房間裡等。 另外, 貼敷時還需要考慮到個體差異, 比如吸收能力、耐受性不同等,

Advertisiment
所以患者不能自行操作。 "冬病夏治是傳統中醫理論中一項科學嚴謹的療法, 患者千萬不能'亂趕時髦'。 "

還有, 並不是所有上述病症的人都適合冬病夏治, 像一些患熱性疾病、陰虛火旺的人, 皮膚過敏、糖尿病引發的皮膚潰破患者和孕婦, 都不適宜冬病夏治。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