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食用月子餐的注意事項

月子, 醫學上指產褥期。 產褥期主要是指從分娩結束到產婦身體恢復至孕前狀態的一段時間。 在正常的妊娠過程中, 胎兒以及胎盤娩出以後, 子宮恢復, 胎盤剝離的創面完全癒合大概需要六周的時間, 因此從胎兒娩出以後到產後的六周這段時間即為產褥期, 民間俗稱“月子”。

月子餐也要分階段

瞭解食用月子餐的時機非常重要。 產婦剛生完孩子是比較虛弱的, 不能一味地進補, 要分階段, 分個體情況, 一邊調理一邊進補。 同時還要根據個體差異、南北口味等, 做到平衡膳食、合理營養。

第一階段:產後第一周,

Advertisiment
產婦需排出子宮內的惡露。 新媽媽剛分娩後感覺身體虛弱, 食欲比較差, 產後24小時, 順產的宜吃小米粥、煮爛的菜肉面、雞蛋羹等溫軟易消化的食物, 然後再正常飲食。 剖腹產的24小時內宜吃米湯, 利於通氣, 排氣後可吃米粥、菜粥等, 忌喝牛奶、豆漿脹氣食物。 第三天可正常飲食, 紅糖水雞蛋、小米粥是比較好的食品, 口味清淡營養均衡為主。

第二階段:產後第二周, 主要是收縮子宮。 此時產婦分娩時的傷口已基本復原, 經過一周的調理, 食欲也大有好轉, 這時需要多吃補血食物。 紅色蔬菜、動物內臟等是完美的維生素補充劑和補血劑, 如麻油炒豬心、大棗豬蹄花生湯等, 枸杞、山藥、茯苓等也是不錯的補血食物。

第三階段:產後半個月,

Advertisiment
這時候可以開始適當的滋補了。 這個階段是催乳的好時機, 寶寶長到半個月後, 胃容量也增長了不少, 新媽媽的產奶節律開始與寶寶的需要合拍, 多吃些催乳的湯可保證充足的供給, 比如木瓜鯽魚湯、黃豆豬手湯、排骨湯、雞湯等, 都是不錯的選擇。 如加入一些通草、黃芪等中藥, 效果更佳。 新媽媽還應養成每日喝牛奶的好習慣, 多吃蔬菜、水果, 既能讓奶量充足又能修復元氣, 營養均衡不發胖。

食用月子餐的注意事項

1.少食多餐。 孕期時脹大的子宮對其他的器官都造成了壓迫, 產後的胃腸功能還沒有恢復正常, 所以要少食多餐, 可以一天吃五到六次。 採用少食多餐的原則, 既保證營養, 又不增加胃腸負擔, 讓身體慢慢恢復。

Advertisiment

2.葷素搭配, 營養豐富。 從營養角度來看, 不同食物所含的營養成分種類及數量各不相同, 而人體的需要則是多方面的, 過於偏食會導致某些營養素缺乏。 不能片面提倡月子裡大吃雞、魚、蛋, 而忽視其他食物的攝入。 葉類蔬菜一般多有纖維素, 能促進消化, 防止便秘。 因此, 葷素搭配, 營養才豐富。

3.適當補充水分。 新媽媽在產程中及產後都會大量排汗, 再加上要給新生的小寶寶哺乳, 而乳汁中80%以上的成分都是水, 因此, 新媽媽要大量地補充水分, 喝湯是既補充營養又補充水分的好辦法。

4.以流食或半流食開始。 新媽媽產後處於比較虛弱的狀態, 胃腸道功能難免會受到影響。 尤其是進行剖宮產的新媽媽, 麻醉過後, 胃腸道的蠕動需要慢慢地恢復。

Advertisiment
因此, 產後的頭一個星期, 最好以好消化、好吸收的流食和半流食為主, 例如稀粥、蛋羹、米粉、湯麵及各種湯等。

5.清淡適宜, 易消化。 月子裡的飲食應清淡適宜。 無論是各種湯或是其他食物, 都要儘量清淡, 循序漸進, 切忌大魚大肉, 盲目進補。 食鹽少放為宜, 但並不是不放或過少。 食物中使用少量蔥、薑、蒜、花椒粉等性溫的調味料, 有利於血行, 使淤血儘早排出體外。

6.不宜食用生、冷、硬的食物。 產後宜溫不宜涼, 溫能促進血液迴圈, 寒則凝固血液。 在月子裡身體康復的過程中, 有許多惡露需要排出體外, 產傷也有淤血停留, 生冷的食物會使身體的血液迴圈不暢, 影響惡露的排出。 還會使胃腸功能失調, 出現腹瀉等。

Advertisiment
一些從冰箱中取出的瓜果, 可以先放在溫水中, 待水果溫熱後切片食用。

7.切忌盲目進補。 盲目進食補藥和補品, 如人參等, 搞不好不但不能幫助身體恢復, 而且還有可能使新媽媽出現便秘、牙齦出血、口臭等等不良症狀。 要考慮新媽媽的身體狀況, 以及季節的差異性、環境的變化等等。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