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飯桌上的教養,決定了孩子未來的發展

父母能給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言傳身教”。 而教育, 不僅是孩子接觸什麼人, 上什麼課外班, 而是體現在孩子的一言一行, 在性格裡, 在日常細節裡。 可能飯桌上的禮儀, 都可知道一個孩子的教養如何。

世界頂級禮儀大師威廉·漢森說:

“善於觀察的人, 只用一頓飯的功夫, 便可知你父母生活的背景怎樣、你的教育背景如何。 ”

餐桌上的禮儀, 與一個人自小所受的家庭教育密切相關。 餐桌禮儀不雅的人, 首先反映的不是他的惡習, 而是他父母的教育、他所在家庭的整體素養。

- 01 -

父母的教育, 決定孩子的教養

週六和朋友吃飯,

Advertisiment
其中有對夫婦帶了個9歲的小男孩, 席間小孩子一直沒消停, 沒吃幾口就到處亂跑, 從其他客人身邊擠進餐桌, 扒著自己喜歡的菜吃, 最後自己碗裡放了一堆菜沒吃完。

可孩子媽媽像沒事人一樣, 只顧著跟周圍的人聊天, 仿佛沒有看到好幾個客人被孩子濺了一身的湯汁。

在聊天的時候, 那位媽媽說了很多孩子學習的事, 各科成績都挺好, 個兒高長得帥, 是班上的升旗手。 即便這樣媽媽還不滿意, 說打算給孩子報一個外面的培優班。

照趨勢發展下去, 30年後, 這個孩子會不會變成一個高工資、高成就和高社會地位的“三高”人士?

即便這樣, 我覺得, 就憑孩子的表現和媽媽的態度, 他將來恐怕要絆倒在“教養”兩個字上。

Advertisiment
為什麼這麼說?因為我聽過這樣一件事情。

- 02 -

孩子的教養, 決定未來的發展

前幾天, 有個朋友跟我講了他們公司招聘時發生的一件事:當時有個應聘的新人, 名牌大學畢業, 簡歷漂亮極了, 筆試高分錄取, 被邀參加公司高管出席的面試飯局。

飯局中, 這個新人高談闊論, 唾沫星子橫飛, 視其他客人為無物, 令人大失所望。 最後, 公司告訴他:雖然他能力優秀, 但是不懂得尊重別人, 沒有教養, 不能錄取他……

餐飲禮儀非常重要, 因為餐飲是我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社會活動。

我們和同事一起吃飯、和朋友一起吃飯、和家人一起吃飯, 在飯桌上談生意, 在飯桌上聯絡感情, 在飯桌上發展關係。

可以肯定的說:養成良好用餐禮儀, 這是保證孩子將來進入社會後事業成功的重要前提。

Advertisiment
這種教養的養成, 是父母留給孩子最有價值的無形資產, 這種資產是永恆而無限的。

- 03 -

培養孩子餐桌禮儀, 父母必須重視

在餐桌上, 越來越多的父母們關注著孩子的營養, 卻對孩子的教養關心甚少。

我們見慣了孩子吃相上的不雅:有趴在桌上把盤裡的食物翻江倒海掃了又掃的, 有看到喜歡的菜不顧一切往自己碗裡夾的, 有喝湯時吧唧著嘴呼呼有聲的…… 對此, 家長卻見怪不該、習以為常, 甚至寵溺的一笑置之。

當你忽視了孩子的餐桌禮儀, 你就關閉了孩子展示自己的一扇門。

餐桌上, 孩子通過的坐姿、動作、神態、表情、目光等, 已經用無聲的、豐富的語言在告訴人們你是誰、你有什麼心態,

Advertisiment
你尊重他人或者目無餘子, 你是對生活充滿自信的成功者還是消極對待人生的失敗者。

一頓飯的時間, 足夠讓你瞭解一個人。

因此, 培養孩子餐桌上好的肢體語言, 還意味著幫他矯正一種猥瑣、散漫的失敗者的壞習慣, 養成一種得體、有度的成功者習慣。

- 04 -

孩子在餐桌上要養成的好習慣

用餐前(長者先, 幼者後), 家人各就各位, 全家人坐定後, 方可動筷;

學習正確端碗、吃飯:幼兒大拇指在碗邊緣、其餘四個指頭放在碗底(龍含珠, 左手拿碗的姿勢;鳳點頭, 右手拿勺筷吃飯的姿勢), 並養成習慣;

用餐過程中, 隨時保持桌面的整潔;

用餐時, 細嚼慢嚥, 餐食在口中不說話;吃東西, 喝湯不出聲;

不翻撿盤中食物, 有些菜食使用公筷;筷子上沾有食物時不夾菜;

Advertisiment

不可揮動餐具指人;

三餐定時、定量、不偏食、不暴食, 珍惜食物不浪費;

退席時要將殘渣收拾在自己的碗內, 坐椅放正, 向同桌上告退說:“請慢用, 我先走了”。

假如現在就可以知道, 30年後你的孩子是什麼樣, 他做什麼工作, 和什麼樣的人結婚, 取得哪些成就, 處於哪個社會階層?你會不會重新審視自己給孩子的教育, 然後發現有些做得不夠, 而有些做得太多?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