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飲食前洗手可預防兒童秋瀉

9月中旬至11月是兒童秋季腹瀉的高發期。 “兒童秋瀉”主要是由輪狀病毒引起的嬰幼兒腹瀉, 多見於2歲前的小兒, 營養不良、貧血和體弱多病的嬰幼兒更容易患病, 主要通過呼吸道和胃腸道感染。 症狀表現一般是先吐後瀉, 大便像米湯或蛋花湯一樣, 有少量黏液。 初期常伴有感冒症狀如鼻塞、咳嗽、流涕, 半數患兒會出現嘔吐。

一天拉肚子十幾次3歲兒童“蔫了”

“孩子一天拉了十幾次, 一點精神都沒有了。 ”昨日上午, 家住倉山區城門鎮的陳女士抱著3歲兒子匆匆來到市二醫院兒科門診。 她說, 今年夏天孩子經常腹瀉,

Advertisiment
檢查結果是大腸桿菌等細菌引起的, 後來吃東西就特別小心。 但是前幾天, 孩子又開始拉肚子, 前天一天拉了十幾次, 吃進去的東西都吐了出來, 還有些發燒。 經檢查, 孩子患的是輪狀病毒感染, 即“兒童秋瀉”。

四分之一就診病童患的是“秋瀉”

“近來天氣轉涼, ‘兒童秋瀉’又開始出現抬頭趨勢。 ”市二醫院兒科主任廖榮圭介紹說, 隨著入秋天涼, 該科每天要接診20多名“秋瀉”患兒, 占患兒總數的1/4。 但是, 與去年同期相比, 今年“秋瀉”患兒的總數有所減少, 症狀也有所減輕, 一方面可能是家長的防範意識提高了, 另一方面應該得益於輪狀病毒疫苗的逐步推廣。

防輪狀病毒大人孩子要勤洗手

輪狀病毒是引起秋季腹瀉的重要原因,

Advertisiment
成年人一旦接觸到輪狀病毒, 又在不衛生的情況下給寶寶喂東西吃, 病毒就會進入寶寶體內。

無論是大人還是孩子, 勤洗手是避免感染輪狀病毒的關鍵!喂寶寶吃飯或吃奶前, 一定要先把自己的手洗乾淨。 另外, 孩子的奶瓶、飯碗每天都需要用開水消毒, 毛巾、玩具等也要及時消毒。 有條件的家長, 還可到防疫部門為寶寶接種輪狀病毒疫苗。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