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飲食加護理 保證寶寶乳牙期口腔健康

寶寶出生後4-10個月開始出乳牙, 1歲時萌出6-8顆, 2歲至2歲半時出齊, 達到20顆。 在寶寶長牙期間, 輔食添加和平衡的膳食對牙齒的健康發育至關重要。

寶寶牙齒長成階段的護理方案?

寶寶的牙齒護理方案:

用柔軟、立毛的牙刷清洗牙齒和牙齦。 一旦發現寶寶的牙齒有損害, 可以用特製的柔軟牙刷幫寶寶清洗牙齒, 最好使用少量氟化牙膏。 每一個孩子的牙刷應單獨存放, 並包好牙刷頭部。 務必每3個月換一次牙刷, 一旦有病也需要更換。

臨睡前清潔口腔很重要。 如果孩子在臨睡前吃了糖果或甜食後不漱口,

Advertisiment
這些食物殘渣就會在口腔形成靜止的有利於細菌生長的酸性環境, 從而增大患蛀牙的幾率。

鼓勵寶寶在正餐和點心時間之間喝水、牛奶或果汁。 避免讓孩子用破口的杯子喝水, 同時也要避免讓孩子嘴裡總是塞滿食物。

創造一個安全的牙齒環境。 正確選擇和安裝汽車座位。 對於孩子的玩具、傢俱等都應該選擇圓的或軟角的。 如果孩子摔壞了牙齒, 用溫水清洗口腔, 用一個冷紗布敷於牙齒破損處, 收集破損的牙齒破片, 給醫生打電話。

練習刷牙。 孩子應從2歲開始學習刷牙, 每天清洗牙齒至少兩遍, 父母可以自己給孩子做示範。 首先將牙刷頭斜向牙齦, 使刷毛貼附在牙齦上, 稍稍用力, 使刷毛順著牙縫的方向旋轉下去。

Advertisiment
刷上牙時要由上向下旋轉著刷;刷下牙時要由下向上旋轉著刷;刷上牙內側時, 由上向下拉動;刷下牙內側時, 由下向上拉動。 刷牙的時間應為2~3分鐘, 這樣才能達到較為徹底的效果。 每天至少早晚兩次, 飯後亦可進行。

為孩子選擇食物時, 父母應更重視輔食添加對牙齒健康的幫助, 主要可以注意以下3個方面:

1、富含礦物質的食物。

人的牙齒、牙槽骨及頜骨的主要成份都是鈣和磷, 足夠的鈣磷是形成牙齒的基礎。 鈣的最佳來源是乳類及乳製品, 乳類及乳製品中不但鈣含量豐富, 而且吸收率高, 是寶寶最理想的補鈣食品。 在粗糧、黃豆、海帶、黑木耳等食物中也含有較多的鈣、磷、鐵和氟, 有助於寶寶牙齒的鈣化。 要注意多讓寶寶攝入此類食品,

Advertisiment
特別是多喝牛奶。

2、多吃富含蛋白質的食物。

蛋白質對牙齒的形成、發育、鈣化、萌出有著重要的作用。 蛋白質的來源極為豐富, 有動物性蛋白質如蛋類、乳類、魚類、肉類, 也有植物性蛋白質如穀類、豆類、乾果類。 經常攝入這兩類蛋白質, 可促進牙齒的正常發育。 如果蛋白質攝入不足, 會造成牙齒排列不齊、牙齒萌出時間延遲及牙周組織病變等現象, 而且容易導致齲齒的發生。

3、多吃富含維生素的食物。

維生素是調節人體功能的有機化合物。 鈣的沉澱及吸收需要維生素D, 骨膠和牙釉質的形成需要維生素C、維生素B, 牙齦組織的健康需要維生素A、維生素C。 可見, 充足的維生素對於牙齒的發育極為重要。 維生素A、維生素D來源於乳類及動物肝臟及魚肝油製劑,

Advertisiment
維生素C廣泛存在於各種蔬菜和新鮮水果中, 而且其中的纖維還有按摩牙齦和清潔牙齒的作用。 如果攝入礦物質過少或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B的攝入比例失調, 都會造成寶寶牙齒發育不全和鈣化不良。

小編總結:及時正確的輔食添加既可以為牙齒發育提供必要的營養成分, 如鈣、磷等礦物質和許多維生素, 促進牙齒的長成, 而且還可以幫助寶寶練習咀嚼、消化, 甚至對寶寶的語言能力培養也大有説明。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