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注意到了那篇文章, 其中宣稱某些食物攝入量過多不僅不利於大腦發育, 還會破壞寶寶的專注力, 在神經學上這種現象稱為“食物導致的腦神經過敏”。 我試圖查找關於這種現象的文獻資料, 然而這個名詞似乎只出現在那篇文章中。 兒童專注力不足以及多動, 醫學上叫做“注意力缺陷多動症“, 簡稱ADHD。 為了回答食物與專注力的關係, 讓我們從ADHD說起。
ADHD是一種行為障礙主要表現在3個方面
1. 注意力不集中, 對枯燥的事情缺乏耐心, 總是心不在焉, 做事丟三落四
2. 多動、多話, 難以安靜下來, 總是顯得精力旺盛不怕危險,
Advertisiment
3. 衝動, 對他人的事情熱心過度, 不能遵守規章制度
ADHD 有著很嚴格的診斷標準孩子在某些情況下出現了以上某些行為, 並不意味著就患了ADHD。 也就是說, 只有表現持續6個月以上, 在家庭、學校和社會活動中造成困擾, 經過兒科醫生的專業檢查, 才會被診斷為ADHD。
在美國, 大約有3%~5%的孩子是ADHD, 男孩遠遠多於女孩。
尚無證據顯示飲食與ADHD的發生有關研究發現, ADHD患者的大腦中負責組織思考的關鍵區域缺乏足夠的某些化學物質, 導致大腦難以運轉良好, 就產生了ADHD的症狀。 但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情況, 科學家們尚不清楚。 換句話說, 醫學上還沒有找到ADHD的確切病因。
調查發現了一些增加ADHD風險的因素, 目前明確的有:
Advertisiment
遺傳因素 如果父母曾患ADHD或者其他精神疾病, 那麼子女出現ADHD的幾率比較高。
母親妊娠期因素 母親在懷孕期間抽煙、吸毒或者服用一些藥物, 會增加孩子患ADHD的風險。
環境因素 接觸某些環境毒素, 比如鉛, 也會增加ADHD的風險。
美國家庭醫生學會總結了與ADHD無關的若干因素:
缺乏父母關愛(雖然雜亂無章的家庭生活和學校環境可能會加重症狀)
吃糖過多或者過少、吃甜味劑阿斯巴甜、食物過敏或其他過敏
缺乏維生素、螢光燈、太多電視、視頻遊戲
按照以上總結, 沒有證據顯示特定食物或者營養成分跟ADHD的發生有關, 一些食品的嫌疑被排除了——當然, 過多的糖、致敏食物以及維生素缺乏對於身體健康也還是“反派角色”。
人工色素與ADHD的公案也不了了之色素是常見的食品添加劑,
Advertisiment
此後, 關於“合成色素導致兒童多動症”的觀點此起彼伏。 美國的學術和管理部門也做過一些審查, 結論依然是沒有證據支持。 直到2007年, 英國南安普敦大學發表的一項研究引起了廣泛關注, 研究者認為6種合成色素與苯甲酸鈉的組合在一些情況下會導致兒童注意力下降及多動(ADHD的症狀)。 但歐洲食品安全委員會經審查後並不認可這一結論, 他們認為該研究的證據非常有限, 只能說明這些添加劑對兒童的活動與注意力有微弱影響,
Advertisiment
不過, EFSA在2009年調低了3種合成色素的安全上限。 此後, EFSA進一步要求:如果食品中含有6種色素中的任何一種, 都需要在包裝上加上“對兒童活動與注意力可能有不良影響”的警告資訊。
美國一個消費者權益組織也提請FDA禁止在食品中使用合成色素, 以及在做出最後的禁用決定之前加上類似歐洲的那條警告標示。 FDA拒絕了這一要求, 申明按照美國的現行法律, FDA無權僅僅因為消費者的“民意”來做決策, 是否禁用或標注警告資訊必須建立在科學證據的基礎上。
關注ADHD, 但不要疑神疑鬼ADHD的發生無法歸結到某種具體的原因, 執著於“我家孩子為什麼得了ADHD”或者“吃什麼會導致ADHD”,
Advertisiment
作為家長, 提供全面均衡的營養, 培養積極健康的生活方式, 才會為孩子打造健康的基礎。 如果孩子持續出現ADHD的行為, 帶他去醫院做專業診斷, 基於診斷進行治療, 才是積極有效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