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克力與遺尿症
隨著巧克力有多種保健功能(如保護心臟、防癌、減肥、振奮情緒等)的相繼發現, 已越來越受到保健專家的矚目與提倡, 因而逐漸“熱”起來, 成為一種時尚食品。 然而, 寶寶應該適當限制, 否則易與遺尿症結緣。
因為, 巧克力可在寶寶體內產生過敏反應, 使膀胱壁膨脹, 容量減少, 平滑肌變得粗糙, 因而使膀胱產生痙攣。 同時, 這一過敏反應又使寶寶睡眠過深, 使他們在有尿液充盈時也不能及時醒來, 總是發生尿床。 最終形成遺尿症。
明智之舉:
平時應該少給或不給寶寶吃巧克力, 尤其在臨睡之前。
Advertisiment
咖啡與矮個症
咖啡中含有較多的咖啡因,
而咖啡因可阻礙兒童的骨骼發育。 經常飲用咖啡、吃咖啡糖果或咖啡餅乾的寶寶, 有形成矮個症的危險, 家長不可不當回事兒。
明智之舉:
讓寶寶多喝白開水, 或純天然果汁, 少接觸或不接觸咖啡。
魚片與氟斑牙
魚片幹是由海魚加工製成, 其中不僅含有豐富的蛋白質、鈣、磷等營養元素, 而且味道鮮美, 寶寶很樂於接受, 但其中氟元素含量多。 據測量, 魚片中的氟元素是牛、羊、豬肉的2400多倍, 是水果、蔬菜的4800多倍。 而人體每日對氟元素的生理需要量僅為1―1.5毫克。 如果每天從食物等攝入氟超過4―6毫克, 氟就會在體內積蓄起來, 時間一長可引起慢性氟中毒。
慢性氟中毒首先會影響寶寶的牙齒發育,
Advertisiment
明智之舉:
偶爾可作為兩餐之間的零食, 絕對不可長年累月讓寶寶大量攝入。
豆奶與乳腺癌
豆奶作為嬰幼兒餵養的最佳替代品, 多年來一直無人質疑, 但近年來陸續有研究指出弊端。 首先, 吃豆奶長大的寶寶, 會使成年後患甲狀腺和生殖系統疾病的風險增大。 因為, 嬰兒對大豆中高含量的植物雌激素反應與成年人不同, 攝入體內的植物雌激素只有5%能與雌激素受體結合, 餘下的便在體內積聚。 這樣, 就可能為將來的性發育埋下隱患, 使日後罹患乳腺癌的風險性增大2―3倍。 其次, 豆奶和大豆代乳品中的錳含量高於母乳50倍,
Advertisiment
明智之舉:
大力提倡母乳餵養, 不得已時選擇嬰兒配方奶, 尤其是6個月以下的寶寶。
冷飲與腸套疊
一到夏季, 不少寶寶沒完沒了地要冷飲吃。 殊不知, 寶寶的腸管相對較大人長而薄, 腸系膜鬆弛, 固定能力又差。 一旦受到冷飲刺激, 很容易導致腸管平滑肌痙攣和蠕動增強, 進而誘發腸套疊、腸道梗阻而危及生命。
明智之舉:
給寶寶吃冷飲的量要小, 尤其是2歲以下的胖寶寶。 限制寶寶吃冷飲的數量, 飲料每天只給喝1瓶, 雪糕每次吃1根, 而且不要在餐前吃, 一般飯後1小時較為合適。 剛從冰箱裡拿出的冷飲, 在室內放上一會兒再給寶寶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