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的生活富足了, 我們的孩子卻不快樂?因為目標的動力的喪失, 使得在一個富裕環境中的教育要比貧困環境困難得多。
為什麼國外的教育如此強調社會責任感?因為在個體的生存和物質條件滿足之後, 必須把目光放到更遠的地方, 意識到人生的目標不僅僅是滿足於自身的物質需求, 幫助別人, 幫助社會可以成為更高的, 更有成就感的人生目標。
家長的補償心理妨礙孩子內心成長富裕家庭的父母總是工作繁忙, 沒有時間陪伴孩子, 出於補償心理, 他們總是儘量滿足孩子的物質需求。
Advertisiment
拜金代表人們多容易選擇簡單的物質誘惑, 而忘卻複雜的人際關係。 隨著孩子變得越來越以自我為中心, 並對他人的需要漠不關心, 拜金主義吸走了人生的目標和利他主義。 拜金主義把我們最寶貴的人際關係物化, 傳遞給孩子錯誤的價值觀。
“購物治療”妨礙孩子處理情緒的能力
很多人聽說過“購物治療”這個名詞, 但正值青春年華的少女若必須靠著逛街購物來發展人際關係並只能在賣場上才能展現自己的實力, 或當購物被視為減壓的方式時, 就大有問題了。
Advertisiment
拜金和競爭是一體的兩面, 把注意力過度集中在競爭上是許多富裕家庭的通病。 有報告表明, 拜金特質高的大學生, 選擇“超越別人”的可能性, 遠高過與朋友攜手合作。 倘若父母沒有強調品德與成就之間的平衡, 孩子在競爭時甚至可能欺騙他們最好的朋友。
父母過度介入造成孩子不能快樂自我成長由於外在飽受溺愛、呵護、壓力, 以及無微不至的管理, 孩子們在不知不覺中剝奪了內在成長的機會。 當父母堅持要在孩子身上複製大人自己的興趣、價值觀,
Advertisiment
1. 制定合理家規, 耐心實行
在富裕家庭裡, 紀律的重要性往往被忽視, 當時間成為家中最被重視的價值時, 既花力氣, 卻無法立刻收到成效的工作就常被擱置一旁。 因此, 如果孩子沒有在吃完早餐後順手清理盤子, 家裡的僕人會做, 忙碌的父母通常會對自己沒時間多和兒女相處而感到內疚, 所以很少會願意把時間“浪費”在衝突和憤怒上, 忽略掉紀律問題。
結果是孩子沒有學到如何負起責任、克制衝動或為他人著想, 這對青少年是非常危險的。 父母應該訂出一套清楚、堅定和公正的家規讓孩子遵守, 如此可避免關於什麼可做、什麼不可做的爭論。
Advertisiment
2. 挑戰“多多益善”的價值觀
瞭解並認清“富裕文化”會帶來的挑戰, 積極地面對並處理他們, 會讓你的教養更有效!選擇適合自己的教養方式, 不人云亦云。 相信許多父母對於富裕社區過度強調“多多益善”的價值觀感覺不安, 但卻選擇保持緘默, 以免淪為不合群的異類。
如同孩子覺得他們是在做出自己的選擇, 我們也需要感受到我們的教養選擇是發自真誠內心的深處。 如果你不同意社區和學校的政策, 就要大聲說出來。 只要思慮周詳的人們願意投入, 就會推動社區重要的變革。
3.鼓勵孩子發展“內在激勵”
內在激勵是指促使孩子從事讓自己獲得滿足的活動, 是促使孩子發掘自己的興趣、能力和嗜好的推動力,
Advertisiment
外在激勵帶給孩子最寶貴的不是獲得學習經驗, 而是伴隨而來的好處, 因此反而剝奪了學習的興奮。 外在的激勵容易將表現與學習混為一談, 與接受內在激勵的孩子相比, 這麼做的結果是造成更低的成績, 更低的成就評量、更低落的學習興趣、更差的創造力, 以及更大的心理創傷。
4. 教養以中立的交流方式進行
溫情是隨著子女的成長, 父母以不同層次和不斷演進的親情交流方式, 所展現的參與、瞭解、接納和關愛的感情。 在父母的關愛下成長的孩子調適性通常較佳, 父母與子女的親情交流是持續而連貫的,不管用哪種方式教養孩子,教養天平的兩端分別是過度干預、侵犯、羈絆和批評、抗拒,最適當的親情交流方式是中立且不偏不倚。因此,如何將教養的天平維持在這個範圍內,是我們應該注意的。
5. 父母,別忘了自我的成長
母親是為孩子帶來幸福的關鍵,當媽媽能夠好好照顧自己,也能好好照顧子女時,孩子才能茁壯地成長。請務必確保你重視自己的成長和發展,確定你保有自己的生活空間,能夠容納除了家庭以外讓你感到快樂的事。興趣和熱情能充實你的心靈,幫家人帶回一位重新點燃精力、有能力付出並且心滿意足的母親。父母要完全順應孩子的需要真的很困難,所謂的完美母親是一種幻想,我們把它拋開比較好。
6. 不同的年齡,不同的教養策略
我們如何幫助孩子處理無可避免的個人與人際問題呢?大致上要看我們是否瞭解孩子發展的正常進度。比如說,表現同情,對任何年齡層的孩子都是有所幫助的;但是其他干預性的協助,像是打電話給老師,或者完全不插手,與孩子的年齡及其自我發展的階段有很大的關係。瞭解孩子在不同發展階段的能力和挑戰,將更能將他們教養成獨立自主且健康的人。孩子是否應該退出棒球隊或進入資優班,應該基於孩子的需要和能力來考量,而不是基於你的焦慮。
最後,我們還需要以身作則,不僅在家中,也要在集體環境裡展現利他和互惠的精神。如果我們的眼光能專注於真正重要的地方,而不是花錢消災似的墜入富裕文化下的毀滅性價值觀,那麼也許可以降低我們用心養育的天之驕子的情緒困擾了。
父母與子女的親情交流是持續而連貫的,不管用哪種方式教養孩子,教養天平的兩端分別是過度干預、侵犯、羈絆和批評、抗拒,最適當的親情交流方式是中立且不偏不倚。因此,如何將教養的天平維持在這個範圍內,是我們應該注意的。5. 父母,別忘了自我的成長
母親是為孩子帶來幸福的關鍵,當媽媽能夠好好照顧自己,也能好好照顧子女時,孩子才能茁壯地成長。請務必確保你重視自己的成長和發展,確定你保有自己的生活空間,能夠容納除了家庭以外讓你感到快樂的事。興趣和熱情能充實你的心靈,幫家人帶回一位重新點燃精力、有能力付出並且心滿意足的母親。父母要完全順應孩子的需要真的很困難,所謂的完美母親是一種幻想,我們把它拋開比較好。
6. 不同的年齡,不同的教養策略
我們如何幫助孩子處理無可避免的個人與人際問題呢?大致上要看我們是否瞭解孩子發展的正常進度。比如說,表現同情,對任何年齡層的孩子都是有所幫助的;但是其他干預性的協助,像是打電話給老師,或者完全不插手,與孩子的年齡及其自我發展的階段有很大的關係。瞭解孩子在不同發展階段的能力和挑戰,將更能將他們教養成獨立自主且健康的人。孩子是否應該退出棒球隊或進入資優班,應該基於孩子的需要和能力來考量,而不是基於你的焦慮。
最後,我們還需要以身作則,不僅在家中,也要在集體環境裡展現利他和互惠的精神。如果我們的眼光能專注於真正重要的地方,而不是花錢消災似的墜入富裕文化下的毀滅性價值觀,那麼也許可以降低我們用心養育的天之驕子的情緒困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