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養寶貝感受幸福的能力

1、積極應答而不立即滿足

1歲以內的寶貝屬於感覺型、衝動型的, 他有什麼要求不會用語言表達, 通常就用哭聲表達自己的生理需求以及渴望媽咪關注和愛的需求, 而在成人文化裡, 哭聲是難過痛苦的信號, 怎麼能讓寶貝難過痛苦呢?媽咪就在身邊, 隨時都能回應寶貝的呼喚, 於是寶貝的哭聲越少就越增強媽咪的成就感, 1年多以後, 媽咪就納悶了, 寶貝怎麼那麼缺乏耐心、那麼不擅長等待呢?怎麼稍不如意就大發脾氣呢?可別總以為寶貝天生就是這脾氣, 其實, 主要因為你一直就在“培養”他的急脾氣。

Advertisiment

如果用延遲滿足的方式, 寶貝的耐心和脾氣就會鍛煉得好多了。 當寶貝用哭聲召喚你吃奶的時候, 你遠遠地用聲音答應著:“媽咪就來了——”你“踏踏”的碎步告訴寶貝你馬上就到, 到了之後你拿著奶瓶再跟寶貝聊兩句:“寶貝餓了, 該吃奶了!”“寶貝吃奶, 白白胖胖。 ”這樣可以拖延幾秒鐘以培養他的延遲滿足能力, 而且簡短的哭聲也鍛煉寶貝的肺活量。 這是積極應答寶貝的最好方式。 二話不說、立即滿足是充滿愛心但缺乏教育用心的方式, 而消極冷淡、對寶貝的應答不理不睬則是愛心媽咪永遠都不會做的事情。

2、拒絕而不懲罰

2歲左右的寶貝懂得一些事理了, 身體運動和語言表達能力也增強了, 於是他可能要嘗試一些方式來挑戰媽咪的愛心和耐心,

Advertisiment
為自己爭取更多的權益, 可有些方式是不安全、不禮貌甚至蠻不講理的, 媽咪一定要拒絕寶貝, 但是拒絕不等於懲罰。 研究發現, 懲罰也能培養孩子的延遲滿足能力, 但不是自我延遲滿足能力, 而是外在延遲滿足能力。 即大人在眼前的時候, 為了逃避懲罰帶來的不安, 便在表面上服從大人, 大人一走, 他就恢復原樣了。 自我延遲滿足能力是寶貝內化了大人的要求, 變成安心和樂意控制自己的行為規則, 所以大人不在身邊, 他也知道應該怎麼做。

拒絕就是明確堅定地告訴孩子“不”, 同時提示他更好的行為規則和方式, 懲罰則是對寶貝所犯的錯誤本身特別關注, 用大聲訓斥、打屁屁或者打手等方式使自己得到發洩、使寶貝感到害怕,

Advertisiment
但是問題本身並沒有得到妥善的解決。 媽咪要把握好拒絕與懲罰的界限, 讓寶貝在拒絕而不懲罰的教育方式中滋長自我延遲滿足能力。

3、維持和諧美滿的婚姻關係

感受幸福的模式在家庭中是可以代代相傳的。 寶貝以後的生活內容將跟現在的爸爸媽媽截然不同, 但是對生活內容的評價是幸福還是不幸福, 親子之間卻有驚人的相似。 有一項調查報告發現, 媽咪感覺婚姻關係和諧的, 寶貝自我延遲滿足能力發育得更好, 這已經為寶貝感受幸福奠定了基礎。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