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養育孩子的最佳人選是父母

舒曼是德國著名的音樂家, 他的妻子克拉拉也是一位有名的鋼琴家。 據說克拉拉的成功是歸功於她的父親韋克——一位出色的鋼琴老師。 韋克先生常為她的女兒而自豪。 當舒曼和克拉拉有了女兒瑪麗婭時, 韋克先生白告奮勇要帶外孫女並信誓旦旦也要把瑪麗婭培養成一個鋼琴家。 克拉拉勸告父親:“這樣做不一定能行。 ”可韋克先生卻認為他既然能把克拉拉培養成功, 也可以把瑪麗婭培養成一位出色的鋼琴家。 可結果並沒有像韋克先生所預言的那樣, 對瑪麗婭的培養並不成功。

韋克先生同樣採用了教育克拉拉的方法來培養瑪麗婭,

Advertisiment
為什麼沒有取得同樣的結果呢?原因是這樣的:個體的成長具有明顯的時代特徵, 祖輩與孫輩之間的時代差異太大了, 祖輩再採用他們的育兒方式已不適用於新一代孩子的心理特點了。 冉加上祖輩對孫輩有一種特殊的親情, 這種親情勝過了對子女的愛, 這也許就是韋克先生在對外孫女教育上沒有取得成功的原因吧!

養育孩子的最佳人選是父母, 尤其是對於出生後頭兩三年內的孩子更應如此。 兒童發展心理學的研究表明:兒童在6個月至2~3歲這個階段與父母, 特別是母親能建立起牢固的依戀關係, 這種依戀關係建立得好與不好、正常與不正常不僅影響孩子的生理發展,

Advertisiment
更重要的是影響孩子的智力、情感和性格的發展。 錯過了早期親子之間的接觸、交往, 孩子長大之後與父母就難以建立正常的、親密的情感聯繫, 甚至影響到孩子成年之後的育兒態度。

父母與子女之間存在著天然的親情關係, 這種親情是他人無法替代的。 兒童出生後的頭2~3年, 特別需要親人的撫摸和親吻。 例如, 母乳餵養過程中, 母親的呵護、身體之間的相互接觸都會使嬰幼幾感到極大的心理滿足。 孩子早期形成的心理安全感和對父母的依賴感會使他們形成信任、樂觀、情緒穩定的性格特點, 這種性格也影響著他們日後的發展。

現在的年輕父母文化程度比上一輩人高, 視野開闊, 思想活躍, 而這些特點會對孩子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

Advertisiment
而老一輩人思想比較保守, 知識、經驗也比較陳舊, 很難將現代社會的資訊帶給孩子。 例如, 年輕父母能夠帶孩子參加各種各樣的體育、文娛和社交活動, 即使孩子鍛煉了體魄, 又開闊了孩子的視野。 而祖輩們已沒有太多的精力帶孩子參加太多的活動, 主要是“看管孩子”, 只要安全就行。 許多實踐都已證明, 許多在祖輩身邊長大的孩子在自信心、社交能力、創新精神等方面都明顯弱于在父母身邊長大的孩子。

如果孩子長時間離開父母, 勢必會造成親子之間的感情疏遠、親情淡漠。 這種距離日後也難以拉近。 有些孩子由於長時間不在父母身邊, 得不到應有的母愛和父愛, 心靈受到創傷, 再加上回到父母身邊之後生活的種種不習慣和情感上交流遇到的障礙,

Advertisiment
會使孩子苦惱、情緒低落, 嚴重者產生諸如神經緊張、情緒壓抑、不合群等心理疾病。 還有些孩子在祖輩身邊長大, 由於祖輩對孫輩的特殊感情, 嬌寵多於約束, 致使孩子形成任性、霸道、頑皮等不良的性格特徵。

如果父母雙方由於工作和學習緊張, 沒有充足的時間照看孩子, 孩子由老人或其他人照看也未嘗不可。 但無論如何父母要盡可能抽出時間親自照看、教育孩子。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