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養育早產兒可以“早期介入”

針對早產兒的各項發展異常, “早期發現、早期介入”的方針適用於住院期間養育的早產兒。 首先由醫護團隊, 包括新生兒科、眼科、神經內科、複健科、心智科等, 各科醫生和護理師仔細評估各項指標, 給予最及時的介入治療, 如給予視覺的刺激、減少不必要的噪音傷害和燈光干擾、經過仔細安排的物理和智慧複健計畫、給予適當的擺位和軀幹協調度訓練、給予特殊設計的奶嘴, 以提升口唇部吸吮吞咽協調訓練等 。

這些項目都是持續進行的, 從住院期間一直到出院回家以後, 所以家長的積極參與也是相當重要的。

Advertisiment
從臨床實務的經驗發現, 家長介入程度越深入的早產兒, 其實相對發現日後的發展情況也既佳!

當早產兒回家以後, 父母親怎樣可以針對發展異常也早期偵測得到呢?一方面出院之前醫院會有完整的衛教課程, 希望父母親都能按時參加, 尤其是住院期間已經被發現有異常的早產兒父母;另一方面就是定期的早產兒追蹤門診, 也是相當重要的一環, 那是家長和醫生直接互動最佳的場合, 借由家長的陳述和醫生的現場理學檢查評估, 可以發現各種發展里程的進展完整的評估, 應該可以儘早發現問題而給予治療處理。

誠然這是一條漫長的路, 也是相當辛苦的過程, 身為醫者的我們, 希望家長們要勇敢積極的面對,

Advertisiment
給我們心疼的巴掌仙子一個機會, 因為他們的潛力是無窮的!

各項發展異常項目和處置

以下也是用表格的方式, 逐一介紹各項發展異常的追蹤時程:

發生異常的項目

簡單易辨的身體指標

以下幾項容易辨別的身體指標和里程碑, 提供家長和照顧者提早發覺異常:

1、吸吮奶瓶或乳☆禁☆頭時無法穩定含住, 沒有規則的吸吮韻律出現, 同時一直會從嘴角溢出。

2、身體姿勢特別呈現一種如同弓箭一般, 頭部一直喜歡往後仰, 這就是“角公反張”的不良姿勢, 通常是腦部病變的特徵。

3、雙手的大拇指一直被另外四指緊緊握住, 無法自發性張開時, 雖然被動將拇指扳開, 很快又緊縮回去。

4、以家長的食指輕觸他們的腳掌時,

Advertisiment
應該會出現五個腳趾如含羞草一般向內縮, 如果出現五個腳趾是向外張時, 也是不正常的現象。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