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養護早產兒注意事項

早產兒可以跟著爸爸媽媽回家了, 這個時候的你欣喜若狂,可又不知所措。 面對這個瘦弱的孩子,出院以後, 究竟該如何更好地照顧他呢?

由於早產兒出生時發育不成熟, 因此, 在家庭護理中一定要立足這一情況悉心照料。

1.由於孩子吸吮力氣不足, 應耐心餵養:一般出院初期, 一次餵奶多是需要30-40分鐘。

2.剛出院回到家的寶寶, 頭兩三天內, 其每餐的餵食量先維持在醫院時的原量不必增加, 到適應家裡的環境後再逐漸加量, 因為環境的變遷對幼兒的影響是蠻大的, 尤其是胃腸的功能。

3.餐多量少及間斷式(每吸食一分鐘,

Advertisiment
將奶瓶抽出口腔, 讓寶寶順順呼吸約十秒鐘, 然後再繼續餵食)的餵食方式, 可減少吐奶發生及呼吸上的壓迫。

4.可餵食早產兒奶粉, 以促進消化及增加營養吸收。 5.早產兒對溫度及變遷亦是很敏感的, 所以要注意體溫的保持及溫度的衡定性以免致病。

6.定期回醫院追蹤檢查及治療:如視聽力、黃疸、心肺、胃腸消化、及接受預防注射等。

7.保持與新生兒醫生密切的聯繫以便隨時能諮詢。

8.熟練幼兒急救術, 如吐奶、抽搐、膚色發紺時的處理、以備不時之需。

注意事項

1.與早產兒玩耍時, 動作要慢, 要輕, 不要經常用新玩具、新面孔包圍他。 不要過分刺激早產兒。

2.留意早產兒的反應, 如他頭部轉向, 或不再注視你時, 就表示他已“夠”了,

Advertisiment
這時, 應停止與他玩耍。

3.要注意室內溫度, 因為早產兒體內調節溫度的機制尚未完善, 沒有一層皮下脂肪為他保溫, 失熱很快, 所以保溫十分重要。

4.晚上又黑又靜, 早產兒可能不習慣, 可亮夜燈及播放育嬰音樂, 以助早產兒適應環境。

5.早產兒喜歡被繈褓裹起來, 注意繈褓料子一定要柔軟無刺激性, 頭部絕不能包起來。

6.早產兒由於呼吸系統未發育完善, 對空氣污染物十分敏感, 所以嬰兒房必須空氣潔淨, 禁止吸煙。

7.嬰兒床上用品及嬰兒室內傢俱的顏色都不宜過鮮、過明亮, 以免對早產兒過分刺激。

8.如果早產兒能吮吸, 就讓他吸奶嘴, 這樣可以協助他發展口腔活動技能, 而且也可以給予他一定的安全感。

9.最重要的一點是:要留心你孩子特殊的需求。

Advertisiment
一般規律不一定完全適合他的需要。 你必須“聽他指揮”, 千萬別強加於他。

早產兒父母必修:發育評估

醫生建議家有早產兒的父母, 應從孩兒一出生就開始注意觀察、瞭解早產兒的動作、智力發展, 以便在問題出現時可以求醫, 作出適時的補救, 將傷害減至最輕。

然而, 父母必須謹記的是, 早產兒的心智發展, 必須以矯正年齡來評估(矯正月齡=出生後月齡-(40-出生時孕周)/4)。 例如:孕周只有32周的小寶寶, 現已出生3個月, 他的矯正月齡=3-(40-32)/4=1個月。 這時可將孩子的身高、體重和頭圍與正常嬰兒生長曲線表中1月齡進行比較。 矯正月齡使用到孩子滿24個月(2歲)時。

早產寶寶的發展情形應如以下:

矯正年齡4個月大:頭部可固定。

Advertisiment

矯正年齡6個月大:能翻身。

矯正年齡9個月大:會站立。

相關用戶問答
  • 5回答

    早產兒出院後的要注意事項有哪些

    首先你要更精心地培育孩子,不要使早產兒傳染上疾病。不要在家餵養小貓小狗,也其他人員不要接近寶寶。另外,室內空氣要清新,常開窗戶通風換氣,但要注意保暖,不要使風直接吹到寶寶身上。最好就是給早產兒餵養母... [詳細答案]

  • 3回答

    早產兒要如何護理呢?有哪些注意事項?

    建議早產兒出院後要關注以下問題:1、慢性肺部損傷-對氧氣長時間依賴;2、早產兒視網膜病,定時檢查及適當治療;3、佝僂病,需要合理、足量攝入維生素D;4、貧血,鐵及多種營養素的提供;5、聽力發育監測和... [詳細答案]

  • 1回答

    要在家照顧早產兒,一般有哪些注意事項呢?

    一般要求早產兒在可以自行吮吸吃奶後才可以出院的,而在剛出院的前幾天最好是要維持在醫院的奶量,等到適應環境後再慢慢增加。而且在生後10天最好要給予維生素AD,且每日100單位逐步增加到每日400單位,... [詳細答案]

  • 1回答

    孕婦預防早產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你好,孕媽想要預防早產最重要是加強孕期保健。孕媽要定期做好產檢,不要過於勞累,要注意多加休息,還要多吃含蛋白質豐富的魚、肉、蛋及豆類食品。另外,懷孕期間要節制夫妻生活,懷孕7個月後應避免夫妻生活。 [詳細答案]

  • 1回答

    早產兒餵養的注意事項

    您好,要選擇質地較軟的奶嘴且奶嘴的吸入孔大小要適宜,同時最好讓寶寶處於半臥位;餵奶後注意拍嗝,即豎起寶寶,輕輕拍打後背3-5分鐘。如果寶寶發生吐奶,應將寶寶俯臥或側臥,防止溢奶或嗆咳造成窒息。對吸吮... [詳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