餵養孩子9大錯誤方式

每天很認真的照顧孩子, 給孩子吃最有營養的東西, 可是難道就一定正確嗎?如果你正在採用以下幾種方法餵養孩子, 可要注意了!
誤區一:牛奶+雞蛋的早餐方式

營養品質好的早餐一定要包括4個部分:穀物、動物性食品、奶類、蔬菜或水果。 包含其中三部分的早餐品質為一般, 只包含一二部分的屬於品質差的早餐。 穀類食品, 如饅頭、麵條、稀飯等, 對孩子的身高發育有著很重要的作用。 蔬菜和水果提供了一上午的維生素供給。

誤區二:多給孩子吃鈣片補鈣

嬰幼兒如果保證了乳製品的攝入, 那麼他們的體內就並不缺鈣,

Advertisiment
而是缺乏促使鈣吸收的維生素D。 與其給孩子吃鈣片, 還不如給孩子補充一些魚肝油, 或者多做戶外活動曬曬太陽。

誤區三:豆製品是蔬菜

實際上, 豆製品可看作葷菜, 裡面的主要成分是植物蛋白, 而並沒有蔬菜所富含的維生素和粗纖維。 所以平時不要把豆製品當成蔬菜, 吃了豆製品還是需要食用一些蔬菜。

誤區四:孩子大便乾燥需吃香蕉、麻油

吃這些並不管用, 最重要的是養成孩子良好的排便習慣, 排便時間要固定。 因為食物消化到達大腸的時候, 大腸的主要功能是, 吸水—造血;蠕動—將食物殘渣排出體外;如果能養成每天排便的習慣, 把食物殘渣及時排出體外, 那麼大便乾燥就能得到緩解。 如果食物殘渣滯留在大腸中的時間越長,

Advertisiment
那麼水分就被吸收的越徹底。

誤區五:孩子不能曬太陽

曬太陽可促進人體的血液迴圈, 增強人體新陳代謝和免疫功能, 特別是在防治兒童佝僂病或成人症方面, 有著特殊的療效。

可有些父母在孩子曬太陽時, 給孩子蒙上紗巾、戴上帽子, 還隔著玻璃曬。 專家指出, 這樣曬並沒有效果。 曬太陽要儘量使皮膚直接與陽光接觸, 給孩子曬頭後部、手腕、腳腕、屁股, 防止生病。 如果擔心陽光強烈刺激皮膚, 父母可利用清晨或傍晚的陽光, 或在樹蔭、屋簷下, 或開著窗利用折射光, 使寶寶受益。

誤區六:內臟等於肝臟

動物內臟營養豐富, 是一種高蛋白食物, 對孩子的發育大有裨益。 很多父母都喜歡給孩子吃豬肝湯、炒豬肝,

Advertisiment
以為這樣就夠營養了。 實際上, 動物內臟還包括心、肺、腰。 而肝臟內經常存有有害成分, 並不適合多吃。 因此父母應該多給孩子吃些其他動物內臟。

誤區七:吃零食有害健康

零食不等同於垃圾食品。 高熱量低營養的食品才是垃圾食品。 而對於一些有營養的零食, 專家建議在不影響正餐的情況下, 可以給孩子適量攝入, 補充體內營養成分。 特別是身材瘦小的孩子, 最好晚飯後就給他吃零食, 一直吃到睡覺前為止。 上了小學的孩子也可以採用這種方法增強發育。

誤區八:蔬菜, 水果削皮吃衛生

很多父母都認為, 蔬菜瓜果的皮是不衛生的, 總想去掉皮食用。 可在你去掉皮的同時, 也去掉了很多營養物質。

Advertisiment
其實蔬菜連皮煮湯很有營養, 菜葉比菜梗有營養, 而蘋果皮中含有大量鐵質。 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充分清潔蔬菜水果表皮以後, 連皮一起吃。

誤區九:幼兒不喜歡吃肉

其實孩子不喜歡吃的是那種難以咀嚼的肉類, 像雞肉、牛肉、羊肉。 孩子還是非常喜歡吃那種易咀嚼的肉類的, 如牛蛙、蝦仁、黃蟮。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