餵養寶寶 老年人存在著認知誤區

多數的年輕人上班時間很忙碌, 那麼在照顧孩子這件事情上, 就只要交給長輩了, 但是不同年代的思想是不一樣的, 在食物的安排上也會出現不一樣的舉動。 家長要注意, 在餵養寶寶的過程中, 老年人在思想觀念和認識上的誤區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誤區1:多給寶寶吃穀物類糧食, 比吃蛋白質食物好

專家建議:寶寶在六個月左右的時候, 食物的添加是慢慢增多的, 穀物類的食品也是一點點增加出來。 因為寶寶的腸胃中所需要的澱粉酶數量是很少的, 那麼消化功能就沒成年人來得好。

Advertisiment
如果過早過多添加穀物類, 就會導致消化不良。

誤區2:要早點給寶寶添加輔食, 這樣長得更快

專家建議:給孩子添加輔食主要是幫助嬰兒多吸引營養, 但是對於還是很小的寶寶, 如果在發育器官還沒有達到穩定的情況, 都是需要慢慢的進行, 這件事情是不能夠太著急的。 一般10-12個月可添加稠粥、米飯、麵條、水果、蔬菜等。

誤區3:給寶寶喂菜水比白水好

專家建議:有很多的老人會認為菜水比白水好, 所以把任何的食物用水注意下之後, 再把菜水給寶寶喝下去, 這種做法是錯的, 其實應該讓寶寶多喝白開水。 因為喝白開水有利於排泄代謝產物, 會減輕寶寶的腎臟負擔。

誤區4:寶寶不長牙就不能吃飯

專家建議:通常來說寶寶在半年之後,

Advertisiment
就會開始慢慢長牙, 但是有些孩子的發育可能會早或者晚一些, 不管長牙齒是在什麼時候, 5-6個月就應該添加輔食了, 可以吃一些蛋黃、米糊等食物, 這樣會更利於寶寶成長發育。

誤區5:寶寶就應該吃百家飯

專家建議:寶寶和成年人之間的味覺是不一樣的, 多數成年人的口味是比較重的, 孩子如果也吃一樣的話, 就會因為飯菜太鹹, 影響腎臟的功能, 不利於寶寶生長發育, 建議老年人一定要改掉這個習慣。

以上所介紹的五個誤區, 相信大家在通過瞭解之後, 希望可以有一個新的改正, 在隔代餵養方式上應該有個更好的解決辦法, 不然寶寶的健康就會帶來影響了。 為什麼有些寶寶看上去就很健康的樣子, 這就是在吃的食物上採用了最正確的方式。

Advertisiment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