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餵養指南:奶寶寶的6不爽

餵奶期間, 經常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問題, 初為人母的我們手忙腳亂還心急如焚。 其實, 我們只要知道了這些問題的原因、掌握了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就會確保寶寶安全度過哺乳期。

以下是吃奶寶寶經常遇到的6種健康問題, 針對這6種健康問題的原因, 向您介紹幾種常用的解決方法。

寶寶打嗝

寶寶打嗝的原因很多, 一般是因為消化系統受刺激而引起的。 比如在哺乳後(有時在哺乳中), 寶寶若吃得過快, 吃奶太急, 將空氣吞入胃內、或者吃的過飽, 都會引起打嗝。 打嗝不是病, 隨著寶寶的長大, 神經系統發育完善,

Advertisiment
打嗝自然會消失。

寶寶產生打嗝, 大部分情況下是因為餵奶方法不當引起的。 正確的餵奶方法是:

母乳餵養

哺乳時嬰兒應處於斜坐位, 以利於乳汁的下嚥及空氣的呃出。 乳母除最初幾天處於半臥位外, 宜坐在有扶手的矮椅子上, 哺乳一側的腳稍擱高。 抱嬰兒于斜坐位, 讓嬰兒頭肩枕在母親哺乳側的肘彎, 用另一手食、中指夾乳暈兩旁, 手掌扶著乳☆禁☆房, 使嬰兒含住乳暈及乳☆禁☆頭而能自由用鼻呼吸。 注意一定讓寶寶同時含住乳☆禁☆頭和乳暈, 以免只含乳☆禁☆頭而吃進空氣。

人工餵養

在用奶瓶給寶寶餵奶之前, 須先洗淨雙手, 取出消毒好的奶瓶、奶嘴, 注意奶嘴不要隨意放置, 應豎直向上, 一定不要弄髒奶嘴。 將調好的奶倒入奶瓶,

Advertisiment
擰緊瓶蓋。 將奶瓶傾斜, 滴幾滴奶液在手背上, 試試溫度, 感覺不燙即可。 奶液滴落的速度以不急不慢為宜。

坐穩後, 一隻手把寶寶抱在懷中, 讓寶寶上身靠在你肘彎裡, 你的手臂托住寶寶的臀部, 寶寶整個身體約呈45度傾斜;另一隻手拿奶瓶, 用奶嘴輕觸寶寶口唇, 寶寶張嘴含住, 開始吸吮。

寶寶開始吃奶後要注意, 奶瓶的傾斜角度要適當, 讓奶液充滿整個奶嘴, 避免寶寶吸入過多空氣。 如果奶嘴被寶寶吸癟, 可以慢慢將奶嘴拿出來, 讓空氣進入奶瓶, 奶嘴即可恢復原樣, 否則可以把奶嘴罩擰開, 放進空氣再蓋緊即可。

注意寶寶吸吮的情況, 如果吞咽過急, 可能奶嘴孔過大, 如果吸了半天奶量也未見減少多少, 就可能是奶嘴孔過小,

Advertisiment
寶寶吸奶很費力。 不要把尚不會坐的寶寶放在床上, 讓他獨自躺著用奶瓶吃奶, 而大人長時間離開, 這樣非常危險, 寶寶可能會嗆奶, 甚至引起窒息。

給寶寶喂完奶後, 不能馬上讓寶寶躺下, 應該先把寶寶豎直抱起, 靠在肩頭, 輕拍寶寶後背, 讓他打個嗝, 排出胃裡的空氣, 以避免寶寶吐奶。

如果寶寶打嗝了, 也不要慌張, 只要將孩子豎起來.不停地輕輕地拍打孩子背部或者讓他(她)大哭幾聲, 打嗝馬上就停了。

還有個方法是讓寶寶喝水或者喝奶, 如果你的寶寶很小或還不會說話的話建議不要採用這個方法, 以免被嗆著。

吐奶

儘管很多媽媽都知道寶寶由於生理原因才容易導致吐奶, 但一看到自家寶寶吐奶時,

Advertisiment
還是緊張得不知所措。

[專家說法]

新生兒容易吐奶的原因在於他們的胃部和喉部還沒有發育成熟。 新生兒的胃部, 從正面看是橫躺著的, 呈不穩定狀態, 同時胃部入口還比較松。 也就是說, 大人吃飯時, 當食物進入胃部後, 賁門會通過收縮來防止食物逆流回食道;但由於嬰兒的胃賁門部位還不能很好地進行收縮, 從而導致進入胃部的奶汁比較容易地流回食道。 另外, 與大人相比, 新生兒的喉頭位置要高一些, 再加上他們含乳☆禁☆頭的方式比較笨拙, 從而導致吃奶時空氣容易與奶汁一起吸入胃部, 所以當孩子打嗝或身體晃動時, 吃進去的奶也就比較容易被吐出來了。

寶寶吐奶的原因很多, 一般4個月前生理性吐奶較為多見,

Advertisiment
5個月以上的寶寶如仍常吐奶,可以給予少食多餐, 每次吃後豎抱拍後背至寶寶打嗝, 如以上處理後仍常吐奶, 需上醫院消化科就診。

寶寶吐奶, 其實沒什麼好擔心的。 但寶寶吐奶後的精神狀態和身體狀態卻是需要年輕的父母多加留意的。 如寶寶出現連續呈噴射狀吐奶或在嘔吐得到緩解後仍有精神不振、只想睡覺、情緒不安、無法入睡、發燒、肚子脹等現象, 則可能是生病了, 應該看醫生。

便秘

引起便秘的原因很多, 一般而言, 便秘主要與寶寶的餵養方式、飲食品質和數量、排便習慣、胃腸道消化吸收能力、腹肌壓力、腸道平滑肌的發育和推動力有關。

寶寶便秘後, 往往數天不解大便, 有時大便中夾有血絲及黏液(這是由於乾燥的糞便擦傷腸黏膜所致), 排便時肛門疼痛,甚至可導致外痔及直腸脫垂。多日未排便的寶寶,由於糞便中毒素的影響,往往會出現精神不振、食欲不佳、腹脹等表現。排便困難的寶寶排便時還會因肛門疼痛而哭鬧不安。

牛乳餵養的嬰兒發生便秘,可酌減牛奶總量,在牛奶內增加糖量至8%~10%,還可以加橘子汁、鳳梨汁、棗汁或白菜水,以刺激腸蠕動。

對嬰幼兒來說,合理的食物搭配不僅可以預防便秘的發生,而且對便秘有良好的治療作用。食物中魚、肉、蛋與穀物的比例要適當,多吃蔬菜和水果,可以讓寶寶吃一些玉米麵和米粉做成的食物。要訓練小兒養成按時排便的習慣。

對於發生便秘的寶寶,父母可用如下幾種簡便方法幫助寶寶排便:

按摩法:右手四指併攏,在寶寶的腹部肚臍周圍按順時針方向輕輕推揉按摩。這樣不僅可以幫助排便而且有助消化。

肥皂條通便法:用肥皂削成鉛筆粗細、3釐米多長的肥皂條,用水潤濕後插入嬰兒肛門,可刺激腸壁引起排便。

鹹蘿蔔條通便法:將蘿蔔條削成鉛筆粗細的條,用鹽水浸泡後插入肛門,可以促進排便。

開塞露:將開塞露注入小兒肛門,可以刺激腸壁引起排便。

腹瀉

以往對於非病菌性腹瀉的寶寶,比較強調限制飲食,或乾脆禁食。理由是讓胃腸道得以休息,並認為禁食後,腹瀉會減輕。近年來,專家們認為禁食有害無益。特別是在腹瀉大量丟失水分的情況下,會加重脫水和酸中毒;同時進食太少,小兒處於饑餓狀態,會引起腸蠕動增加和腸壁消化液分泌過多而加重腹瀉。所以,現在學者們認為,腹瀉時不必禁食,應多補充水分,特別是營養豐富的流質或半流質飲食,如米粥、麵條、牛奶、肉湯之類。只要孩子能吃,精神好,給予適當的飲食,寶寶即使腹瀉次數多一些,也會逐漸好起來的。

寶寶腹瀉時,要停止進食高脂肪和難以消化的食物,以減輕胃腸負擔,逐漸恢復消化功能,補充維生素和電解質對因治療,切忌濫用抗生素。積極採取飲食治療對恢復體力非常重要。母乳餵養者可調整縮短喂乳時間,人工餵養者可先給米湯或稀釋牛奶,1/2水加1/2奶,或1/3水加2/3奶,由少到多,由稀到稠,易於消化的乳製品有優酪乳、脫脂奶,自製脫脂奶(將牛奶煮熟後,將浮在上面的奶皮去掉)。

下面為患兒家長介紹幾例治療膳的做法:

腹漲

如果寶寶經常啼哭、腹部突出,敲擊時有空響,並且有時伴隨食欲減退、嘔吐、放屁等現象,這說明寶寶腹脹了。

能夠引起腹脹的原因有以下幾種:

吸入空氣

胃腸道中氣體吸收障礙

正常情況下,腹腔內大部分氣體,經腸壁血管吸收後,由肺部呼吸排出體外。有些疾病,如腸壁血循環發生障礙,影響腸腔內氣體吸收,從而引起腹脹。

胃腸道內氣體排出障礙

腸腔內的氣體排不出體外,因而引起腹脹。

請去醫院檢查是哪種原因引起的腹脹再做對症治療。

對於情況較輕的可以幫寶寶輕輕按摩小肚子,記住要圍繞肚臍順時針地按摩,經常這麼做可以幫助寶寶消化排便。母乳餵養的媽媽不要吃元蔥、蒜苔等刺激性食物。如果寶寶連續數日不見好轉,應立即去看醫生。

厭食

寶寶厭食就是指較長期的食欲減低或消失。寶寶厭食從醫學的角度來講,主要有兩種病理、生理因素。一種是疾病影響消化系統功能,使胃腸消化能力下降;另一種是由於環境剌激的影響,使消化功能的調節失去平衡。

許多寶寶在3個月左右均有不同程度的厭奶,一般不需要特殊處理,也不適宜過早添加輔食,一般2~4周會自行好轉。

發現寶寶厭食後可以適當給寶寶變換一下食譜,或根據醫生的建議服用一些健胃消食類的藥品。如果一個月後仍不見好轉,應該去醫院檢查,最好化驗一下寶寶的微量元素是否正常。微量元素缺乏也會引起寶寶厭食。

寶寶的健康是每個父母心中最為關注的,只要我們對寶寶多注意營養均衡、注重餵養方法和餵養安全,我們的寶寶就一定會健康安全地度過哺乳期。 排便時肛門疼痛,甚至可導致外痔及直腸脫垂。多日未排便的寶寶,由於糞便中毒素的影響,往往會出現精神不振、食欲不佳、腹脹等表現。排便困難的寶寶排便時還會因肛門疼痛而哭鬧不安。

牛乳餵養的嬰兒發生便秘,可酌減牛奶總量,在牛奶內增加糖量至8%~10%,還可以加橘子汁、鳳梨汁、棗汁或白菜水,以刺激腸蠕動。

對嬰幼兒來說,合理的食物搭配不僅可以預防便秘的發生,而且對便秘有良好的治療作用。食物中魚、肉、蛋與穀物的比例要適當,多吃蔬菜和水果,可以讓寶寶吃一些玉米麵和米粉做成的食物。要訓練小兒養成按時排便的習慣。

對於發生便秘的寶寶,父母可用如下幾種簡便方法幫助寶寶排便:

按摩法:右手四指併攏,在寶寶的腹部肚臍周圍按順時針方向輕輕推揉按摩。這樣不僅可以幫助排便而且有助消化。

肥皂條通便法:用肥皂削成鉛筆粗細、3釐米多長的肥皂條,用水潤濕後插入嬰兒肛門,可刺激腸壁引起排便。

鹹蘿蔔條通便法:將蘿蔔條削成鉛筆粗細的條,用鹽水浸泡後插入肛門,可以促進排便。

開塞露:將開塞露注入小兒肛門,可以刺激腸壁引起排便。

腹瀉

以往對於非病菌性腹瀉的寶寶,比較強調限制飲食,或乾脆禁食。理由是讓胃腸道得以休息,並認為禁食後,腹瀉會減輕。近年來,專家們認為禁食有害無益。特別是在腹瀉大量丟失水分的情況下,會加重脫水和酸中毒;同時進食太少,小兒處於饑餓狀態,會引起腸蠕動增加和腸壁消化液分泌過多而加重腹瀉。所以,現在學者們認為,腹瀉時不必禁食,應多補充水分,特別是營養豐富的流質或半流質飲食,如米粥、麵條、牛奶、肉湯之類。只要孩子能吃,精神好,給予適當的飲食,寶寶即使腹瀉次數多一些,也會逐漸好起來的。

寶寶腹瀉時,要停止進食高脂肪和難以消化的食物,以減輕胃腸負擔,逐漸恢復消化功能,補充維生素和電解質對因治療,切忌濫用抗生素。積極採取飲食治療對恢復體力非常重要。母乳餵養者可調整縮短喂乳時間,人工餵養者可先給米湯或稀釋牛奶,1/2水加1/2奶,或1/3水加2/3奶,由少到多,由稀到稠,易於消化的乳製品有優酪乳、脫脂奶,自製脫脂奶(將牛奶煮熟後,將浮在上面的奶皮去掉)。

下面為患兒家長介紹幾例治療膳的做法:

腹漲

如果寶寶經常啼哭、腹部突出,敲擊時有空響,並且有時伴隨食欲減退、嘔吐、放屁等現象,這說明寶寶腹脹了。

能夠引起腹脹的原因有以下幾種:

吸入空氣

胃腸道中氣體吸收障礙

正常情況下,腹腔內大部分氣體,經腸壁血管吸收後,由肺部呼吸排出體外。有些疾病,如腸壁血循環發生障礙,影響腸腔內氣體吸收,從而引起腹脹。

胃腸道內氣體排出障礙

腸腔內的氣體排不出體外,因而引起腹脹。

請去醫院檢查是哪種原因引起的腹脹再做對症治療。

對於情況較輕的可以幫寶寶輕輕按摩小肚子,記住要圍繞肚臍順時針地按摩,經常這麼做可以幫助寶寶消化排便。母乳餵養的媽媽不要吃元蔥、蒜苔等刺激性食物。如果寶寶連續數日不見好轉,應立即去看醫生。

厭食

寶寶厭食就是指較長期的食欲減低或消失。寶寶厭食從醫學的角度來講,主要有兩種病理、生理因素。一種是疾病影響消化系統功能,使胃腸消化能力下降;另一種是由於環境剌激的影響,使消化功能的調節失去平衡。

許多寶寶在3個月左右均有不同程度的厭奶,一般不需要特殊處理,也不適宜過早添加輔食,一般2~4周會自行好轉。

發現寶寶厭食後可以適當給寶寶變換一下食譜,或根據醫生的建議服用一些健胃消食類的藥品。如果一個月後仍不見好轉,應該去醫院檢查,最好化驗一下寶寶的微量元素是否正常。微量元素缺乏也會引起寶寶厭食。

寶寶的健康是每個父母心中最為關注的,只要我們對寶寶多注意營養均衡、注重餵養方法和餵養安全,我們的寶寶就一定會健康安全地度過哺乳期。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