餵養方式決定你寶寶的健康

 好的餵養方式給寶寶帶來健康的身體, 並將影響其一生。 這需要爸媽不斷努力才會有結果哦。
寶寶身體的健康與否其實取決於爸媽一開始就確立的餵養方式, 在這些方式中, 有些是可取的, 有些則對寶寶不利呢。

養方式多方面確立

餵養方式的確立一方面需要爸媽從各方面, 包括親朋好友、育兒書籍、雜誌、網站等處獲得相關的育兒知識, 另一方面也需要爸媽在餵養寶寶的過程中不斷樹立信心、獲得經驗, 同時, 更需要在這過程中進行不斷的調整呢。

每個寶寶的特質、脾性不同, 表現出來的行為會大相徑庭,

Advertisiment
而由於爸媽的脾性也各不相同, 所以在寶寶的餵養方式上總有各自的見地, 但還是有一些基本原則需要遵守的。

Y或N的餵養方式

我們這裡列出了一些餵養方式, 爸媽看看你們是怎樣做的吧。

Y:一定要堅持下去的正確餵養方式

1.餓了才喂

要等寶寶有餓了的明確資訊之後, 才可以喂寶寶。 如果爸媽認為到點了, 該喂寶寶了, 但是寶寶沒有餓的跡象的話, 一來寶寶沒有繼續吃的願望, 肯定會以不吸吮、用舌頭推出食物及餵食用具、掉轉頭去、用手擋開、發聲抗議等形式加以拒絕;二來, 即使小寶寶當時沒有拒絕的表示, 但時間一長, 寶寶肯定也會出現諸如積食等消化不良的症狀, 甚而影響寶寶的生長發育, 那可是身體上的抗議呢。

Advertisiment

 2.奶量保證

保證奶量, 讓寶寶充分吸收營養。 新生寶寶每天的哺乳次數可達十數次, 隨著月齡的增長、寶寶胃容量的擴大, 喂入的奶量增多, 寶寶胃腸道吸收消化食物的時間加長, 寶寶每天的哺喂次數也逐漸減少, 4~6個月的寶寶, 添加輔食之前, 每天哺喂的總量應保持在800~900毫升;1歲左右的寶寶每天的哺喂次數約在2~3次, 總量也應保持在500~600毫升。 而2歲以上的寶寶, 仍應該堅持每天早晚各吃一次奶, 每次200毫升。

3.正餐食物

寶寶每天的進餐時間應該規律, 起碼要保證一日兩餐主食, 甚至三餐。 正餐食物應該既有米、面糧食, 也要有蔬菜、魚肉等。 不要在吃正餐食物的時候, 給寶寶餵食其他小零食, 導致寶寶吃不完或吃不下正餐,

Advertisiment
從而影響胃口, 讓身體無法吸收到豐富的營養, 進而讓身體發育受影響。

爸媽應該選擇一些適合寶寶口味, 又容易消化的食物給寶寶, 自己做或選擇市售的現成品均可。 要保持食物的新鮮度。 食物還要做得色、香、味俱佳, 當然, 爸媽自己也要吃得津津有味, 讓寶寶看著也想咂嘴巴, 也想馬上吃到呢。 爸媽自己的食物也可以選擇和寶寶的材料一樣, 但做法不同, 否則寶寶看爸媽吃得那麼香, 就會只想吃爸媽碗裡的呢。

4.少吃不吃速食

速食食物十分方便, 而且口味越來越適應人們的需求。 但是速食食物的高油脂、高脂肪、高鹽分和低維生素對身體健康卻是沒有好處的。

寶寶, 特別是小寶寶, 應該少吃鹽分, 所以單從這一點上來講,

Advertisiment
速食食品就不適合寶寶食用。 如果爸媽沒時間給寶寶做美味可口的食物, 選擇一些專門給寶寶吃的食物吧, 它們不同於速食食物, 沒有對寶寶不利的成分, 而且不缺少營養元素。

5.獨立吃食

寶寶什麼時候可以獨自吃東西了?

其實我們這裡說的是讓寶寶自己吃東西, 既鍛煉了寶寶牙床的發育, 又培養了寶寶的獨立性, 而且還不會因此將爸媽自身的疾病傳給寶寶。 不要因為寶寶咬不動硬的肉食、嚼不爛長的蔬菜葉而越俎代庖, 幫寶寶把食物搗碎弄爛之後再喂給他, 而是要給寶寶創造一些條件, 讓他可以吃到這些食物。 如輔食, 就應該從細到粗、從軟到硬, 品種要從單一到多樣, 讓寶寶循序漸進地鍛煉咀嚼的能力,

Advertisiment
享受自己吃東西的快樂。

N:千萬不要犯的錯誤餵養方式

喂零碎食物、不吃奶就作罷、吃小零食、油炸煎烤食物、嚼了再餵食, 你的寶寶有其中的哪幾項呢?

1.喂零碎食物

有些爸媽喜歡給寶寶喂零碎食物, 就是寶寶如果這一頓只吃了半碗飯, 但還沒到下頓飯的時間, 又想吃了, 爸媽會再次給寶寶餵食, 結果, 寶寶就養成了每天要吃好多頓, 每次只吃一點點食物的情況。 寶寶的飲食習慣被改變, 胃腸道整天都在消化食物, 得不到休息, 功能越來越弱。 長此以往, 寶寶的身體狀況當然也不會好嘍。

2.不吃奶就作罷

爸媽千萬不要因為寶寶不吃奶而就此罷手, 尋找一下原因吧, 可能是寶寶不喜歡這個款式的奶嘴;或是還留戀媽媽的乳☆禁☆頭、不適應用奶瓶吃奶;或是寶寶近期身體不適;或是因為其他食物吃多了, 吃不下奶了;也有可能是寶寶不喜歡這種奶粉。

換一個奶嘴乃至換一個奶瓶,逐漸訓練寶寶適應奶瓶,耐心等寶寶身體恢復;吃奶和其他食物之間保持一定時間;換個奶粉品牌試一下……爸媽可採取的方式有很多呢。

3.吃小零食

很多爸媽喜歡給寶寶喂小零食,特別是帶寶寶在花園、草地散步的時候,本來給寶寶一些小零食墊饑也無可厚非,但如果給寶寶的小零食是巧克力、牛奶糖、薯片、袋裝的零食什麼的,寶寶因為非常喜歡吃,常會吃個不停,影響了吃正餐食物的食欲。其結果就是導致寶寶的飲食習慣不規律,營養吸收不全,當然,漸漸地也會讓寶寶的生長發育跟不上進程。

爸媽要掌握給寶寶吃小零食的時機,比如要吃正餐了,就不要再給寶寶吃小零食了,最好在兩餐主食之間,這樣就不大會影響到寶寶的食欲。既然為零食,那麼給寶寶吃的量也就不要太大,而且像巧克力等零食的熱量非常大,很容易引起寶寶的飽腹感。當然,如果爸媽能做到少給或不給寶寶吃零食,那就更好了。

 4.油炸、煎烤食物

爸媽有時會帶寶寶直接去速食店裡吃速食,有時也從超市、食品店裡購進速食原料進行加工製作,或是依照傳統方法如油炸、煎烤等來烹飪新鮮食物。這樣的方式或許會使食物很美味可口,但給寶寶帶來的卻是一些影響其終身的飲食習慣。由於吃慣了油炸、煎烤的食物,寶寶不喜歡清淡的食品,口味改變,身體雖然不一定會因為這樣的偏食而發生營養不良(國外有人認為,寶寶常吃速食食品並不一定會導致偏食,因為似乎可以從果汁中獲取維生素),但肥胖症卻有隨之而來的危險,許多成人病也會出現在寶寶身上,油炸、煎烤食物也很容易致癌呢。而很多愛吃速食的寶寶,對蔬菜、水果不屑一顧,即使吃了很多的魚、肉、蝦、蟹,但仍然營養不足呢。

5.嚼了再餵食

雖然爸媽從各種管道瞭解了許多育兒知識,但很多時候,寶寶是由祖父輩撫養的,所以,餵養習慣當然也更多地由祖父輩來掌握。常看到老人將食物在自己的嘴裡嚼嚼,再送到寶寶嘴裡;也看到明明拿著的是自己的筷子,卻夾著食物給寶寶吃。這樣的餵食習慣,很容易把大人嘴裡的細菌帶到寶寶的口中,如果大人患有齲齒、胃病,那麼寶寶也很容易由這個途徑而得上齲齒和胃病呢。大人如果患有其他疾病,小寶寶肯定也會因此而受到牽連的。快快改變這樣的餵養習慣吧。

吃不下奶了;也有可能是寶寶不喜歡這種奶粉。

換一個奶嘴乃至換一個奶瓶,逐漸訓練寶寶適應奶瓶,耐心等寶寶身體恢復;吃奶和其他食物之間保持一定時間;換個奶粉品牌試一下……爸媽可採取的方式有很多呢。

3.吃小零食

很多爸媽喜歡給寶寶喂小零食,特別是帶寶寶在花園、草地散步的時候,本來給寶寶一些小零食墊饑也無可厚非,但如果給寶寶的小零食是巧克力、牛奶糖、薯片、袋裝的零食什麼的,寶寶因為非常喜歡吃,常會吃個不停,影響了吃正餐食物的食欲。其結果就是導致寶寶的飲食習慣不規律,營養吸收不全,當然,漸漸地也會讓寶寶的生長發育跟不上進程。

爸媽要掌握給寶寶吃小零食的時機,比如要吃正餐了,就不要再給寶寶吃小零食了,最好在兩餐主食之間,這樣就不大會影響到寶寶的食欲。既然為零食,那麼給寶寶吃的量也就不要太大,而且像巧克力等零食的熱量非常大,很容易引起寶寶的飽腹感。當然,如果爸媽能做到少給或不給寶寶吃零食,那就更好了。

 4.油炸、煎烤食物

爸媽有時會帶寶寶直接去速食店裡吃速食,有時也從超市、食品店裡購進速食原料進行加工製作,或是依照傳統方法如油炸、煎烤等來烹飪新鮮食物。這樣的方式或許會使食物很美味可口,但給寶寶帶來的卻是一些影響其終身的飲食習慣。由於吃慣了油炸、煎烤的食物,寶寶不喜歡清淡的食品,口味改變,身體雖然不一定會因為這樣的偏食而發生營養不良(國外有人認為,寶寶常吃速食食品並不一定會導致偏食,因為似乎可以從果汁中獲取維生素),但肥胖症卻有隨之而來的危險,許多成人病也會出現在寶寶身上,油炸、煎烤食物也很容易致癌呢。而很多愛吃速食的寶寶,對蔬菜、水果不屑一顧,即使吃了很多的魚、肉、蝦、蟹,但仍然營養不足呢。

5.嚼了再餵食

雖然爸媽從各種管道瞭解了許多育兒知識,但很多時候,寶寶是由祖父輩撫養的,所以,餵養習慣當然也更多地由祖父輩來掌握。常看到老人將食物在自己的嘴裡嚼嚼,再送到寶寶嘴裡;也看到明明拿著的是自己的筷子,卻夾著食物給寶寶吃。這樣的餵食習慣,很容易把大人嘴裡的細菌帶到寶寶的口中,如果大人患有齲齒、胃病,那麼寶寶也很容易由這個途徑而得上齲齒和胃病呢。大人如果患有其他疾病,小寶寶肯定也會因此而受到牽連的。快快改變這樣的餵養習慣吧。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