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馬蹄內翻足是先天足畸形中最常見的一種, 發生率約為1/1000, 男嬰發病高於女嬰, 多為雙側。 目前病因並不十分清楚, 有這樣幾種說法:遺傳因素;子宮小, 羊水少, 胎兒宮內受壓;胚胎發育停滯;胎兒肌肉發育不良, 肌力失衡。
主要臨床表現:在患兒出生後即可發現足下垂、前足內收、內翻。 病變可輕可重。 如不治療, 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 因站立、行走不斷加重足外側的承重力, 會造成足骨變形, 足背外側形成胼胝。 由於足背著地, 足內轉使趾指向後方, 越行走越使畸形加重, 外側腓骨肌拉長無力, 足底筋膜攣縮,
Advertisiment
先天性馬蹄內翻足, 並不是沒有非手術治療的機會。 只是由於人們對這種畸形的認識不足, 不能早期發現, 或者是雖已發現, 卻不知如何早期治療, 而失去了非手術治療的大好時機。 其實, 先天性馬蹄內翻足越早治療效果越好。
在新生兒期就應開冶用“手法按摩與膠布固定”方法治療, 用一手掌固定足跟, 另一手握牢前足向外展, 每次保持20~30秒鐘, 每天要做200-300次。 有些醫生在手法按摩後用膠布固定足部使之處於外翻位置, 並讓患兒夜間保持這種位置。
另一種非手術治療的方法是“石膏矯形法”。 6個月以上患兒可用石膏矯形, 每半個月左右換1次石膏。
如果孩子能有幸在上述兩種非手術治療中得到痊癒,
Advertisiment
是不是剛出生的孩子腳都有點兒“內翻”呢?是的,但這種內翻與先天性馬蹄內翻足有著本質的區別, 只要檢查一下就能區分開來。 正常的新生兒足的內側肌肉一點兒也不緊張, 足向背屈時能觸及小腿前側, 有點兒內翻的足很容易外展。 雖然這麼說, 但非醫務人員還是沒有足夠把握分清哪個是有點兒“足內翻”, 哪個是“馬蹄內翻足”。 因此, 只要覺得新生兒的足有點兒“不對勁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