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帶領學生去楚國采風。 他們一行從樹林中走出來, 看見一位駝背翁正在捕蟬。 他拿著竹竿粘捕樹上的蟬就像在地上拾取東西一樣自如。
“老先生捕蟬的技術真高超。 ”孔子恭敬地對老翁表示稱讚後問:“您對捕蟬想必是有什麼妙法吧?”
“方法肯定是有的, 我練捕蟬五、六個月後, 在竿上壘放兩粒粘丸而不掉下, 蟬便很少有逃脫的。 如壘三粒粘丸仍不落地, 蟬十有八九會捕住;如能將五粒粘九壘在竹竿上, 捕蟬就會像在地上拾東西一樣簡單容易了。 ”捕蟬翁說到此處捋捋鬍鬚, 嚴肅地對孔子的學生們傳授經驗。
Advertisiment
大家聽完駝背老人捕蟬的經驗之談, 無不感慨萬分。 孔子對身邊的弟子深有感觸地議論說:“神情專注, 專心致志, 才能出神入化、得心應手。 捕蟬老翁講的可是做人辦事的大道理啊!”
2 駝背翁捕蟬的故事點評駝背翁捕蟬的故事向我們昭示了一個真理:學好任何本領都需苦練扎實基本功, 專心致志,
Advertisi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