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驚呆了!新生兒裹著羊膜囊出生

近日, 一段新生兒帶著羊膜囊出生的視頻在網上賺足了眼球。 這名新生兒在攝像頭下終於離開自己的“小家”, 開始了出世後的第一次呼吸。

視頻中, 只見一名尚在羊膜囊中的小傢伙蜷縮在羊膜囊內, 臉和手還在做著小動作, 醫生則拿著紙巾幫他擦拭他的小家, 隨後還親切地給他打招呼。 令人驚訝的是, 小傢伙似乎聽到別人給他講話, 也在裡面做出動作給予回應。 隨後, 醫護人員遞給產科醫生一把剪刀, 醫生小心翼翼地破開了羊膜囊, 這層膜就像食品保鮮膜一樣從小傢伙身上剝離, 產科醫生隨後反轉嬰兒,

Advertisiment
把臍帶從他的腰上解開, 幫助其呼吸, 隨著嬰兒的一聲啼哭, 他開始了人生的第一次呼吸, 隨後還聽到他輕輕地咳嗽了一聲。

據悉, 羊膜囊在孕婦子宮的胎盤裡, 婦女懷孕後幾天之內形成, 羊膜囊內主要是水。 10周之後, 胎兒會向裡面排放少量的尿液。 隨後, 羊膜囊內的羊水會逐漸增多, 38周之後慢慢減少。 羊水能夠保護胎兒不直接受到外界的碰撞和傷害, 還可以維持胎盤內恒溫。 孕婦如果進行過重的體力勞動會導致羊膜囊破裂, 羊水流出, 也就是破羊水。  

一般情況下, 羊膜囊都會在孕婦生產時自然破裂, 或者在剖腹產時由醫生剪破從而分娩出胎兒。 而在這段視頻中, 新生兒的羊膜囊是完好無損的, 只能待醫生特意剪破。

Advertisiment
這種情況出現的比例非常少。  

如何護理新生兒

新生兒是胎兒從依賴母體到體外獨立生存的開端, 他要逐漸適應體外環境中的各種刺激, 進行攝食, 抵禦外界的各種侵襲因素。 此期保健工作的好壞直接關係著新生兒的成活與否和健康成長, 應注意的問題有以下三個方面: 

1. 保暖

新生兒出生後由於身上附著液體蒸發散熱, 會有體溫下降的趨勢, 且體溫調節中樞不很完善, 易受寒冷損傷, 尤其是皮下脂肪很薄的早產兒。 所以, 新生兒房間 的溫度宜保持在16~22℃, 濕度控制在50%左右。 早產兒或環境溫度過低時可採用暖箱、遠紅外保溫床、預熱的暖包等方法進行保暖。  

2. 正確餵養

為了防止低血糖和低體溫, 新生兒在出生後應立即母親皮膚接觸,

Advertisiment
吸吮母親乳☆禁☆頭, 半小時內進行母乳餵養。 剖宮產兒也應儘早與母親皮膚接觸, 在母親對新生兒有反應後半小時內進行母乳餵養。 早吸吮、早餵養也可促進母乳分泌。  

不能吸吮者或不能吞咽者可採用滴管餵養或鼻飼。 餵養不宜強調定時, 應按需餵養。 餵養後應豎抱小兒, 輕拍背部, 排出胃內空氣。 如因病理情況不能進行母乳餵養, 可小勺餵食配方奶粉。  

3. 預防感染

新生兒臍帶處要保持乾燥, 定期查看消毒, 防止污水或大小便污染;新生兒皮膚比較嬌嫩, 皮膚皺褶、臀部、會陰處更為薄弱, 因此洗擦時要用軟棉布輕擦, 防 止擦傷;衣服、包被、尿布選用柔軟的淺色棉質材料, 勤洗勤換, 防止新生兒尿布疹發生;對新生兒的一些生理現象要正確對待,

Advertisiment
如“馬牙”、郟部脂肪墊、腫大的 乳☆禁☆頭不能擠或挑;杜絕傳染源, 房間應經常通風換氣, 避免患感冒、傳染病的人與新生兒接觸。  

在做好以上三方面工作的基礎上, 應加強對新生兒的觀察, 包括對哭聲、體溫、呼吸、進食、睡眠和大小便的觀察, 以便及時發現異常情況進行處理, 從而保證孩子走好人生的第一步, 促進生長發育, 減少疾病發生。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