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驚!文靜寶寶也可能是多動症?

許多爸爸媽媽有一個認識誤區, 就是認為活潑好動的孩子在某種程度上是因為有兒童多動症的原因。 實際上, 儘管兒童多動症並不少見, 也並不意味著好動的孩子就有多動症。 爸爸媽媽要注意文靜寶寶其實也可能有多動症呀!

 
多動症

一、活潑過了頭, 警惕多動症

活潑好動、富有好奇心是孩子的天性。 較為活潑的孩子往往會給家長帶來疑惑:“孩子是不是多動症?”戚元麗解釋, 孩子的活潑好動跟多動症的多動還是有區別的。 簡單來說, 活潑好動的動是可以被控制的, 一般孩子在特定的場合都能控制自己的行為。

Advertisiment
即使是“人來瘋”, 但經過家長的提醒後就可以收斂。

但患有多動症的孩子往往比較衝動, 而且表現得無法控制自己, 常常情緒和行為都失控, 做事缺乏耐性。 表現在學習上是不能遵守課堂的紀律, 容易和其他小朋友發生衝突, 如打擾或干涉他人的活動。 做錯後常常承諾以後一定會改, 但最終依然還是做不到……戚元麗提醒, 如果孩子表現出智力和能力明顯跟實際的控制力不相符時, 就需要警惕是否患上了多動症。

多動症在兒童中是較為常見的一種障礙, 其患病率在7%左右。 戚元麗強調, 多動症越早治療預後越好, 因此家長需要多注意觀察, 如果懷疑孩子有多動症的可能, 不妨到醫院做一個診斷。

 
多動症寶寶不一定多動

Advertisiment

二、多動症患兒不一定多動

許多家長錯誤地認為, 過於活潑好動就是多動症。 實際上, 多動症是“注意缺陷多動障礙”的俗稱。 一般分為三種類型:“注意力缺陷亞型”、“多動/衝動亞型”、“混合型”。 除了多動/衝動型之外, 多動症還表現為注意力缺陷。 這種類型的孩子平時並不表現為多動, 主要特徵為:與同齡兒童相比明顯注意力難以集中, 注意力持續時間短暫且注意力易分散, 很容易因為外界環境的動靜而分心。 這類患兒還存在認知障礙和學習困難, 儘管老老實實地睜眼坐在座位上, 但聽不進老師講解的內容, 而且自我調節能力差, 不管給他安排什麼任務都難以完成。 部分患上多動症的孩子因為家長和老師的斥責以及同伴的排斥而出現焦慮和抑鬱,

Advertisiment
經常用發脾氣來解決問題。

而混合型則是混合“注意力缺陷亞型”與“多動/衝動亞型”兩種類型的特點。 “一般來說, 衝動型和混合型的多動症比較容易發現, 而注意力缺陷亞型孩子則因為看上去較為‘文靜’而常常被家長忽略。 特別是女孩子, 許多人認為女孩子文靜是正常的, 因此更難發現。 ”戚元麗表示, 一些比較聰明的孩子, 其多動症的表現並不明顯, 往往到了小學三四年級, 學習出現困難時才得以發現。

 
堅持治療

三、症狀重的患兒要堅持治療

多動症被認為是一種影響終身的慢性疾病。 其中有70%可持續到青春期, 30%持續到成年期, 其間對孩子的學習、生活等多方面會產生廣泛而消極的影響。

Advertisiment
戚元麗強調, 部分多動的症狀會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逐漸好轉, 這恰恰給了家長一個錯覺, 認為孩子的病已經痊癒了, 可以停止吃藥或者治療。 特別是部分家長對於孩子長期服藥治療有疑慮和擔憂, 通常自行停止給孩子服藥或者盲目停止治療。 但實際上, 此時孩子的注意力缺陷和衝動仍然存在, 如盲目停止治療, 孩子會因為注意力難以集中而給學習、生活、人際關係與心理發展帶來影響。 因此, 應當聽從醫生建議, 不要擅自停藥耽誤治療。

一般來說, 對於症狀較輕的多動症患兒, 如能早期發現並通過加強教育、改善家庭生活環境等措施, 可以不通過藥物治療。 但症狀較重的多動症患兒則必須及時治療,

Advertisiment
且堅持以藥物治療為主, 配合其他方法綜合治療, 才能取得良好的治療效果。 否則, 極有可能延誤治療、加重病情, 發展為成人多動症, 甚至發展為其他精神疾患, 給以後的學習、工作和生活帶來不良影響。

小編總結:爸爸媽媽要正確認識兒童多動症, 為寶寶們的行為作出正確的判斷, 採取科學的方法加以對待!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