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發燒以外的症狀觀察:
感染類型
病徵
呼吸道症狀
咳嗽、流鼻水、喉嚨痛、耳朵疼痛、化膿等。
腸胃症狀
腹痛、腹瀉(水便、血便等)、嘔吐。
泌尿道症狀
泌尿道症狀深濁色尿液、異常尿騷味、頻尿、解尿困難、小便疼痛、部疼痛。
皮膚症狀
有無出現紅疹或異常水泡、淋巴結腫大等。
不同測溫工具高燒標準有別
人體的體溫平衡, 主要受到腦部下視丘的體溫調節中樞控制。 量體溫的用意, 即是透過不同工具, 去測出體溫調節中樞“中心體溫”(central temperature)的高低。 一般來說, 兒童體溫在36.2℃~38℃之間, 均屬正常狀態。 要判別孩子是否有發燒現象,
Advertisiment
體溫量法
高燒標準
測量時間
測量方式與步驟
測量限制
耳 溫
38℃以上
1~3秒
1. 將耳道拉直成一直線, 再把耳溫槍槍口對準鼓膜, 進行測量。
2. 測量一歲以下嬰幼兒,
請將寶寶耳朵往後下方拉。
3. 測量一歲以上嬰幼兒,
請將寶寶耳朵往後上方拉。
1. 新生兒容易因耳道過小而測量不易。
2. 若有耳疾,
或外耳道內分泌物多,
也會影響測量準確度。
肛 溫
38℃以上
1~3分
1. 讓嬰兒趴臥在床上或大人腿上。
2. 先用肥皂水或酒精清洗體溫計,
並以冷水沖淨(勿用熱水)。
3. 在溫度計肛表上約2公分處,
塗抹一圈凡士林。
4. 待寶寶肛門的括約肌放鬆,
以輕輕旋轉的方式,
將體溫計緩慢插入肛門約2公分
1. 小心孩童因不當扭動造成溫度計侵入傷害。
Advertisiment
2. 有腹瀉或肛裂等症狀的寶寶, 不可量肛溫, 避免刺激肛門。
3. 置於肛門的溫度計, 使用前須先消毒乾淨。
腋 溫
37.2℃以上
3~10分
1. 將溫度計歸於起始設定值。
2. 將體溫計放置腋窩下,
並使上臂緊貼於胸部皮膚測量。
1. 過小的寶寶,
容易因為隨意移動,
影響體表腋溫測量的準確度。
2. 較大或過胖的嬰兒,
容易因皮下脂肪過厚,
造成測量準確度不高。
口 溫
37.5℃以上
2~5分
1. 將溫度計歸於起始設定值。
2。
將溫度計含於舌下。
1. 過小寶寶不建議使用, 容易有咬斷溫度計的風險。
2. 測量口溫前半小時,
不可食用熱食,
以免干擾準確度。
3. 含於口中的溫度計,
使用前須先消毒乾淨。
額 溫
37.2℃以上
1~3秒
利用紅外線器械測量, 或徒手感應溫度。
1. 額頭的體表溫度起伏, 受外界環境影響大,
Advertisiment
背 溫
37.2℃以上
3~10分
1。 讓寶寶呈現平躺姿勢。
2. 將溫度計置於寶寶後背的兩側肩胛骨之間, 讓寶寶緊貼著溫度計。
1. 體表溫度準確度不高。
2. 需注意讓平躺的寶寶不亂動, 以免影響測量準確度。
體溫測量小叮嚀:
正確紀錄 固定測量
護理師陳玉梅建議, 一般小朋友下午的體溫會比清晨稍高一些, 如要確實記錄寶寶體溫, 可選擇孩子每日起床後、洗澡前或傍晚等固定時段測量體溫, 一天測量約三次, 必要時可加量。 她並提醒, 若寶寶有發燒現象, 爸比媽咪在就醫前, 務必正確紀錄寶寶的發燒日期、時間、溫度變化、發燒頻率、天數與相關病徵等, 以提供醫師病情判斷參考。
您知道嗎?
水銀溫度計 政府明定禁用
97年7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