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髖關節錯縫的按摩護理方案

髖關節錯縫, 是一種主要發生在小寶寶的骨傷科病變。 又稱為小寶寶髖關節扭傷、髖關節半脫位、髖關節滑膜嵌頓等。 造成髖關節錯縫的原因, 大多由於髖關節過度外展外旋, 使股骨頭與髖臼窩之間發生微小移動, 致使關節周圍組織嵌頓其中的病症。 多發於5~10歲的小寶寶中, 2~5歲者次之, 女寶寶略多於男寶寶。

●髖關節錯縫的病因病機

髖關節錯縫的發病原因, 由於下肢過度外展或內收而致傷, 如滑倒、摔跤、溜冰、跳繩、劈叉等情況下都可能發生髖關節錯縫。 兒童股骨頭發育不成熟, 髖關節的活動度較大,

Advertisiment
關節囊也比較鬆弛。 當髖關節受到外展牽拉時, 股骨頭從髖臼內拉出一部分, 由於關節腔內負壓的作用, 可將髖關節內側鬆弛的關節滑膜吸入關節間隙, 關節內的脂肪、韌帶等也都可能被擠壓在髖臼與股骨頭之間, 影響股骨頭回復到原來的位置, 造成髖關節的錯縫。

●髖關節錯縫的診斷

髖關節錯縫的臨床症狀表現有以下幾種:

①下肢有過度外展、外旋的扭傷史。

②患肢呈外展、外旋的半屈曲位, 不能負重站立, 輕者走路跛行, 重者不能行走。 ③患兒一般有膝關節內上方疼痛。

④患側腹股溝部腫脹、壓痛。

⑤骨盆向患側傾斜, 患肢假性變長。

⑥X線片示髖關節組成正常, 未見骨質破壞, 骨盆向患側傾斜。

●髖關節錯縫的治療

(1)髖關節錯縫治療原則

Advertisiment

對於治療髖關節錯縫主要以調整復位、恢復功能為重點。

(2)髖關節錯縫的按摩手法

①髖關節置於仰臥位。 醫生先用手掌在大腿內側及疼痛明顯處進行放鬆手法按摩。

②髖關節屈曲位內收、外旋法:將患兒置於仰臥位, 將患肢屈曲, 使膝關節緊貼小腹部。 用一手扶住踝關節, 另一手扶住膝關節, 作大幅度髖關節外展和內收動作2次。

③髖關節搬動法:將患兒置於仰臥, 用一手按住膝關節, 另一手托住坐骨結節後下方, 向上行搬動法2~3遍。

④在坐骨結節處行拍法3~5次, 在局部進行放鬆手法。 疼痛消失, 功能恢復表示復位成功。

愛心提示

(1)注意減少運動。

(2)治療中可以配合外用七厘散。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