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鄭重倡議——
親愛的父母、祖輩, 高品質的親子陪伴才是最好的教育, 請暫時放下手機, 放下所有事情, 給孩子完整的一小時, 完完全全和他在一起。
陪伴不止是時間, 而是全身心地放下和投入, 讓孩子感受到愛的專注;陪伴不止是付出, 還能收穫孩子的獨特視角, 一起自由地探索與成長;陪伴不止是你告訴我, 還有我告訴你, 這個世界是多元的, 人與人之間有諸多不同, 我們要彼此尊重。
陪伴不止是我們在一起, 更是一種美好而愉悅的家庭氛圍, 讓親情停泊, 讓愛永駐, 靜待花開。
專家談親子陪伴王晶:陪伴不僅僅是“在一起”
Advertisiment
談到親子陪伴, 許多家長都會說, 就是多陪孩子玩兒唄, 我已經做得很好啦!沒與寶貝有分居兩地, 肯花錢給寶貝買好吃好喝好玩具、帶寶貝出行遊玩見世面、陪寶貝讀書......能做到這些的家長值得肯定, 但與寶貝“在一起”就等於陪伴嗎?顯然遠遠不夠。 親子陪伴不是目標, 只是方法和途徑。 目標是什麼?目標是通過父母或親密的撫養人陪伴寶貝, 與之建立一種特殊的關係, 這種關係被稱為親子依附關係, 也稱為為親子依戀關係, 下文中使用大家更為熟悉的“親子依戀”這個概念。
親子依戀從出生就開始了, 嬰兒依賴于媽媽(及親密的看護人), 來滿足生理和情感的需要。 你會深刻地感受到, 寶貝一出生就本能地、像迫不及待要吃奶一樣,
Advertisiment
日積月累, 寶貝與媽媽構成了比較穩定的、持久的情感紐帶, 在彼此互動中, 內化形成了關於“自我”和“他人”的認識與思維模式, 每個寶貝的這種模式都不相同, 長大後, 依據這種模式作為藍本去處理人際關係, 簡單地說, 就是寶貝不斷參照幼年與看護人的互動模式去嘗試與他人相處, 與環境互動。
親子依戀關係不僅影響寶貝的心理健康及社會性發展,
Advertisiment
徐亮:父愛教育不可缺失
一般來說, 父親能帶給孩子有以下幾個好處
1.父親通常具有獨立、自信、勇敢、堅強、開朗、大方等個性特徵, 有助於幼兒良好個性品質的形成。
2.父親會更多地與孩子玩運動量大而刺激的“大遊戲”, 比如追逐跑、騎馬等, 非常有利於幼兒積極情感的滿足。
Advertisiment
3.父親是介入媽媽和孩子之間的“第三者”, 父愛能促進幼兒性別角色的認識, 能夠幫到孩子學會與同性或異性☆禁☆交往的模式。
4.父親會通過與孩子共同操作、探索多種形式的活動方式來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創新意識, 以促進孩子求知欲、好奇心的發展。 父愛更易促進幼兒智力的發展。
應該說, 父親的參與對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起著必不可少的重要作用。
藺玉華:祖輩的智慧陪伴
當一個家庭有了小寶寶, 最高興的不僅是他的父母, 還有祖輩——爺爺奶奶、姥姥姥爺。 因為父母的工作忙, 祖輩難免要分擔孩子的看護教育。 祖輩需要既要與時俱進, 也要尊重幼兒發展規律。
給孩子安全和諧的成長氛圍
隔代陪伴在家庭關係中最需重視的事,
Advertisiment
給孩子自由成長、探索發現的條件
孩子的成長需要有一個自由自主的生長空間。 只要是孩子發展需要, 不要這個不行, 那個也不行地的限制孩子。 週末就問孩子想去哪兒, 由孩子選擇。 在活動中, 儘量讓孩子自己選擇路線, 選擇目的地, 選擇玩法, 也徵求孩子對攜帶玩具的意見。 讓孩子成為玩耍的主人, 在玩的過程中興趣盎然,培養了孩子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孩子喜歡發現探索,這是其學習成長積累經驗的過程,我們也給其提供探索發現的機會,引導孩子自己發現。不管是在哪裡,都有學習的機會,都有孩子發現探索的秘密。
給孩子講規則、懂禮貌的環境
孩子的自由並不是沒有規則的,從小學會孩子講文明,懂禮貌,是培養孩子做人的基本原則。我們不當錯誤保護傘,孩子的文明行為要在生活中從小培養建立。比如學會等待、學會謙讓、學會不打擾別人、學會自己整理玩具、學會進門先洗手等等,幫助孩子建立良好的生活衛生文明習慣。有一次去體育公園玩,孩子餓了,提出要吃披薩,我們來到必勝客,人很多需要等位元,孩子嚷嚷餓了不耐煩等,我就給他講排隊的道理,讓他學會克制自己,耐心等待。到了就餐的時候,教他如何進餐,如何使用西餐餐具。
李海紅:陪伴二寶,“熟手”爸媽有優勢
經歷了大寶的養育過程,“熟手”爸媽陪伴兩個寶貝的優勢相較“新手”爸媽不言而喻。不過優勢如何充分利用,需要二寶爸媽去意識、肯發掘、善利用,才會產生最優的效果。
小竅門一:過往教訓不再犯 在大寶陪伴過程中,爸媽總會有一些遺憾或教訓,如家長對親子陪伴不重視、沒能為寶貝創設安全溫暖的家庭氛圍等,這都需要爸媽梳理並有意識地調整、規避,以免再犯。
小竅門二:有益經驗要保持 在大寶的養育過程中,家長一定積累了不少有益的經驗,但最重要的是,每天確保時間,全身心投入親子陪伴。雖然工作繁忙,但我和愛人都儘量確保晚上和週末的親子陪伴時間。此外,通過遊戲,
小竅門三:大寶優勢用起來 除了玩具、遊戲、語音動畫、動植物等豐富的資源,二寶陪伴的最大資源就是大寶。爸媽一定要充分發揮大寶的作用,不僅能讓自己省心,還能兼顧大寶的情感需要,鞏固大寶和二寶的親密關係。以我家為例,哥哥在親子陪伴中是一個不可或缺的小幫手,一會兒抱抱妹妹、逗逗妹妹;一會兒幫妹妹拿尿布,一會兒幫妹妹取紙巾。哥哥忙得不亦樂乎,妹妹笑得合不攏嘴,我和愛人則甜在心裡,喜上眉梢!
高品質的親子陪伴行動起來!王晶:孩子99%的成功源于父母1%的改變
你一定想知道自己和孩子建立的是哪種依戀關係吧?我們來做個親子依戀小測試。
“陌生情景實驗”是一個經典的心理學實驗,你可以嘗試按以下步驟設置情景,觀察記錄寶貝的行為情緒,對照分析。
安全型親子依戀
只要寶貝看見媽媽在旁邊,寶貝就敢於去探索未知的事物,玩玩具,跑來跑去。但媽媽離開後,寶貝會表現出不安,甚至哭泣。當媽媽回來時,寶貝會撲向媽媽,讓媽媽抱,媽媽抱起後,很快安靜下來平復情緒,又開始玩了。對陌生人表現出警覺與怕生,只是遠遠地看,但有時也試圖接近並向陌生人表示友好。因為孩子與一個或多個親密撫養人形成了這種非常親密的、依賴的、信任的關係,孩子會把看護人作為安全港灣,當看護人在身邊時,充分的探究行為會促進孩子的感官及運動等能力的發展,讓孩子的行為更加主動,從而獲得身心更好的發展。
不安全之焦慮矛盾型
一進入新環境,寶貝就表現出緊張痛苦,死抓著父母的脖子不撒手,對新環境新玩具沒有興趣,逗引也無濟於事,寶貝始終守在媽媽身邊。當媽媽離開時,會十分沮喪,大哭大鬧,當媽媽回來時,寶貝表現很矛盾,想讓媽媽抱,當媽媽親近,寶貝又拒絕媽媽,對媽媽又推又打媽媽,仿佛在說:“你怎麼把我扔了,你不要我了,我恨你!”對陌生人不主動接近,表現消極。
不安全之忽視型
寶貝一進入新環境就開始玩,不太注意媽媽是否在身邊,媽媽的離開也不掀起寶貝內心的波瀾,繼續玩自己的,媽媽回到身邊,不看媽媽,而是尋找玩具,也不急於去擁抱迎接,寶貝與媽媽親密的接觸少,貌似寶貝很獨立不黏人,其實是一種回避和忽視。對待陌生人出現也無特殊的反應,甚至比對媽媽還表現出更好奇和想親近一些。
不安全之紊亂型
在陌生情境下,寶貝的行為表現為雜亂無章,缺乏目的性、前後不連貫,混合了前三種依戀方式,常處於茫然無助的狀態,這種狀態是最焦慮無序的。
“孩子99%的成功源于父母1%的改變”,說的就是父母與孩子未來的關係。給孩子高品質的互動和人際關係體驗,用敏感、溫暖、一致的教養方式,説明孩子有歸屬感,支援他們語言發展,自由探索,重視情緒情感的發展,與寶貝建立安全依戀關係,為寶貝提供高品質的陪伴!
徐亮:讓父愛陪伴孩子成長!
我很慶倖,我從事的是親子教育和心理學方面的工作,讓我深知父親教育的重要、孩子的心理需求,從而讓我陪伴兒子度過了他成長中的每一個階段,直到送他上大學。
我很慶倖,給了孩子一個穩定的家庭環境
良好而美滿的婚姻,會給孩子一個穩定的家庭環境,而穩定的家庭環境能給到孩子很堅實的安全感和暖暖的愛。我和孩子的媽媽,一路走過二十多年,有爭吵也有矛盾,但更多的是風雨之後的恩愛,我們一直讓孩子感覺到,自己的家庭是多麼地溫暖。我也相信他的未來會有一個美滿的婚姻在等著他。
我很慶倖,每天會與孩子共用一段時光
6歲以前是接觸孩子最多的時候。從幼稚園接他回家,一路走來一路聊,臨睡前父子兩人故事接龍,比拼誰講得更有趣更好玩。我相信,通過這種持續有效的家庭親子互動,孩子不僅能夠從父親那裡感受到關愛,而且能從父親的氣質、情感、智力等方面接受潛移默化的影響,為自身的心理與智力發展補充養分。
我很慶倖,我會與孩子爭執
我不會強求孩子完全接受我的觀點,我會告訴孩子,你有你的觀點,但我也有我的。有時我會故意和孩子爭論,他說他的我說我的,而在爭論的過程中,我發現,孩子會不自覺地接受了我的某種觀點,而我也會看到孩子獨特的視角。我相信,通過這種方式會讓孩子懂得,這個世界上有很多人和自己的觀點、價值觀不同,但大家要彼此尊重共存,這個世界是多元化的。
我很慶倖,陪伴孩子的密度達不到,就要講究品質
有一段時間,我的工作忙碌起來,也會經常出差,不可能再像往日那樣常伴孩子左右。但每次只要回到家,我會特意找一些機會和他在一起。比如看到他在看電視,我會放下所有的事兒,專門坐在他旁邊陪他一起看,也許並沒有交流太多話語,但我知道,孩子心裡一定有感覺,他感受到了爸爸與他在一起。
我很慶倖,我會和孩子經常談論遊戲、電影與時事
為什麼現在很多的孩子與父母交流有問題?就是因為很多父母喜歡講道理,卻很少從孩子的內心入手、從孩子的興趣點入手。我會經常和孩子談哪個電腦遊戲好玩不好玩,會談最近某某某導演了一個片子超級爛,還會談最近社會上發生了什麼有趣沒趣的事兒。孩子願意與我談這些,因為他在與我交流的時候,沒有壓力,都是他喜歡的愛好的,從而他也知道了,爸爸懂他。
張錦:幸福陪伴:宣哥麒妹的美好時光
伴隨二孩兒政策的開放,周圍的“大肚”媽媽也越來越多了。在為大家高興的同時,我更慶倖自己已經是一位哥哥9歲、妹妹4歲的二孩兒媽媽啦!我和先生都是獨生子女,提前享受了國家的政策,也提前感受了“家有二寶”的幸福生活。
大寶二寶親密無間
9歲的哥哥是個三年級的小學生,隨著年齡的增長,哥哥對妹妹也越來越疼愛。出去買東西,哥哥總說:“媽媽,給麒麒買一個禮物吧!”妹妹在家裡受傷了,哥哥會第一時間沖過去,抱起妹妹,心疼地問:“磕疼了嗎?”如果出去聚會不帶妹妹,哥哥也會幫著妹妹,跟我和先生爭取,如果獲得同意,哥哥便無比開心。從有妹妹開始,當時5歲半的哥哥開始自己獨立睡覺了!每天起床,哥哥都要到妹妹屋裡打招呼,晚上睡覺了,也要和妹妹說一聲晚安。妹妹對哥哥也同樣依賴,每天用稚嫩的聲音叫哥哥。每次看到兄妹倆抱在一起開心地說話、聊天、玩耍,我會覺得所有辛苦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美好生活需要父母創造
當然,在兩個寶寶的成長過程中,也經歷了很多曲折,亦是大人和孩子共同成長的過程。小寶剛出生時,原先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的大寶,因為失落變得有些反常,愛發脾氣、不講理,甚至行為倒退。這時候,需要媽媽給予大寶更多的關注。對於剛出生的小寶,只要吃飽、睡好就可以了,這個工作是家裡任何一個人都可以替代的。記得妹妹出生前後,我對兒子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很棒、很懂事的男子漢才會有妹妹呢。媽媽相信你一定能夠照顧好妹妹,成為小男子漢!”我和家人約定,哥哥做錯了事情,千萬不可把妹妹搬出來說他,那樣哥哥就會認為是因為有了妹妹,他才會經常被批評。在我們的鼓勵和引導下,兒子在女兒出生後從來沒有說過討厭妹妹、不要妹妹之類的話語,而是越來越疼愛妹妹,越來越像男子漢!
要在小寶面前樹立大寶的威信。我家的女兒屬於乖巧懂事型,兒子相對倔強,所以被批評的時候多一些。有時候妹妹會說,哥哥總是挨說,因為他表現不好云云。每當此時,我都會告訴女兒,哥哥犯錯誤是可以改正的,你很幸運有個哥哥一起長大。在哥哥面前,我也經常會提起妹妹的懂事、可愛,建立他的責任感。
作為二個孩子的媽媽,我們和“一寶”家庭比較,確實要付出更多。但是,第二個孩子也真是“好養”了許多,我們不會在孩子生病的時候大驚小怪緊張得不行;我們不會像養第一個孩子那樣處處小心翼翼;有了二寶,全家人的關注點都相對分散,也不會讓哪個孩子被全家過度關注和寵愛。
一分耕耘一分收穫,我們陪伴孩子們一起成長的過程中,我們也在成長,收穫他們帶給我們的快樂。家有二寶,真好!
在玩的過程中興趣盎然,培養了孩子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孩子喜歡發現探索,這是其學習成長積累經驗的過程,我們也給其提供探索發現的機會,引導孩子自己發現。不管是在哪裡,都有學習的機會,都有孩子發現探索的秘密。給孩子講規則、懂禮貌的環境
孩子的自由並不是沒有規則的,從小學會孩子講文明,懂禮貌,是培養孩子做人的基本原則。我們不當錯誤保護傘,孩子的文明行為要在生活中從小培養建立。比如學會等待、學會謙讓、學會不打擾別人、學會自己整理玩具、學會進門先洗手等等,幫助孩子建立良好的生活衛生文明習慣。有一次去體育公園玩,孩子餓了,提出要吃披薩,我們來到必勝客,人很多需要等位元,孩子嚷嚷餓了不耐煩等,我就給他講排隊的道理,讓他學會克制自己,耐心等待。到了就餐的時候,教他如何進餐,如何使用西餐餐具。
李海紅:陪伴二寶,“熟手”爸媽有優勢
經歷了大寶的養育過程,“熟手”爸媽陪伴兩個寶貝的優勢相較“新手”爸媽不言而喻。不過優勢如何充分利用,需要二寶爸媽去意識、肯發掘、善利用,才會產生最優的效果。
小竅門一:過往教訓不再犯 在大寶陪伴過程中,爸媽總會有一些遺憾或教訓,如家長對親子陪伴不重視、沒能為寶貝創設安全溫暖的家庭氛圍等,這都需要爸媽梳理並有意識地調整、規避,以免再犯。
小竅門二:有益經驗要保持 在大寶的養育過程中,家長一定積累了不少有益的經驗,但最重要的是,每天確保時間,全身心投入親子陪伴。雖然工作繁忙,但我和愛人都儘量確保晚上和週末的親子陪伴時間。此外,通過遊戲,
小竅門三:大寶優勢用起來 除了玩具、遊戲、語音動畫、動植物等豐富的資源,二寶陪伴的最大資源就是大寶。爸媽一定要充分發揮大寶的作用,不僅能讓自己省心,還能兼顧大寶的情感需要,鞏固大寶和二寶的親密關係。以我家為例,哥哥在親子陪伴中是一個不可或缺的小幫手,一會兒抱抱妹妹、逗逗妹妹;一會兒幫妹妹拿尿布,一會兒幫妹妹取紙巾。哥哥忙得不亦樂乎,妹妹笑得合不攏嘴,我和愛人則甜在心裡,喜上眉梢!
高品質的親子陪伴行動起來!王晶:孩子99%的成功源于父母1%的改變
你一定想知道自己和孩子建立的是哪種依戀關係吧?我們來做個親子依戀小測試。
“陌生情景實驗”是一個經典的心理學實驗,你可以嘗試按以下步驟設置情景,觀察記錄寶貝的行為情緒,對照分析。
安全型親子依戀
只要寶貝看見媽媽在旁邊,寶貝就敢於去探索未知的事物,玩玩具,跑來跑去。但媽媽離開後,寶貝會表現出不安,甚至哭泣。當媽媽回來時,寶貝會撲向媽媽,讓媽媽抱,媽媽抱起後,很快安靜下來平復情緒,又開始玩了。對陌生人表現出警覺與怕生,只是遠遠地看,但有時也試圖接近並向陌生人表示友好。因為孩子與一個或多個親密撫養人形成了這種非常親密的、依賴的、信任的關係,孩子會把看護人作為安全港灣,當看護人在身邊時,充分的探究行為會促進孩子的感官及運動等能力的發展,讓孩子的行為更加主動,從而獲得身心更好的發展。
不安全之焦慮矛盾型
一進入新環境,寶貝就表現出緊張痛苦,死抓著父母的脖子不撒手,對新環境新玩具沒有興趣,逗引也無濟於事,寶貝始終守在媽媽身邊。當媽媽離開時,會十分沮喪,大哭大鬧,當媽媽回來時,寶貝表現很矛盾,想讓媽媽抱,當媽媽親近,寶貝又拒絕媽媽,對媽媽又推又打媽媽,仿佛在說:“你怎麼把我扔了,你不要我了,我恨你!”對陌生人不主動接近,表現消極。
不安全之忽視型
寶貝一進入新環境就開始玩,不太注意媽媽是否在身邊,媽媽的離開也不掀起寶貝內心的波瀾,繼續玩自己的,媽媽回到身邊,不看媽媽,而是尋找玩具,也不急於去擁抱迎接,寶貝與媽媽親密的接觸少,貌似寶貝很獨立不黏人,其實是一種回避和忽視。對待陌生人出現也無特殊的反應,甚至比對媽媽還表現出更好奇和想親近一些。
不安全之紊亂型
在陌生情境下,寶貝的行為表現為雜亂無章,缺乏目的性、前後不連貫,混合了前三種依戀方式,常處於茫然無助的狀態,這種狀態是最焦慮無序的。
“孩子99%的成功源于父母1%的改變”,說的就是父母與孩子未來的關係。給孩子高品質的互動和人際關係體驗,用敏感、溫暖、一致的教養方式,説明孩子有歸屬感,支援他們語言發展,自由探索,重視情緒情感的發展,與寶貝建立安全依戀關係,為寶貝提供高品質的陪伴!
徐亮:讓父愛陪伴孩子成長!
我很慶倖,我從事的是親子教育和心理學方面的工作,讓我深知父親教育的重要、孩子的心理需求,從而讓我陪伴兒子度過了他成長中的每一個階段,直到送他上大學。
我很慶倖,給了孩子一個穩定的家庭環境
良好而美滿的婚姻,會給孩子一個穩定的家庭環境,而穩定的家庭環境能給到孩子很堅實的安全感和暖暖的愛。我和孩子的媽媽,一路走過二十多年,有爭吵也有矛盾,但更多的是風雨之後的恩愛,我們一直讓孩子感覺到,自己的家庭是多麼地溫暖。我也相信他的未來會有一個美滿的婚姻在等著他。
我很慶倖,每天會與孩子共用一段時光
6歲以前是接觸孩子最多的時候。從幼稚園接他回家,一路走來一路聊,臨睡前父子兩人故事接龍,比拼誰講得更有趣更好玩。我相信,通過這種持續有效的家庭親子互動,孩子不僅能夠從父親那裡感受到關愛,而且能從父親的氣質、情感、智力等方面接受潛移默化的影響,為自身的心理與智力發展補充養分。
我很慶倖,我會與孩子爭執
我不會強求孩子完全接受我的觀點,我會告訴孩子,你有你的觀點,但我也有我的。有時我會故意和孩子爭論,他說他的我說我的,而在爭論的過程中,我發現,孩子會不自覺地接受了我的某種觀點,而我也會看到孩子獨特的視角。我相信,通過這種方式會讓孩子懂得,這個世界上有很多人和自己的觀點、價值觀不同,但大家要彼此尊重共存,這個世界是多元化的。
我很慶倖,陪伴孩子的密度達不到,就要講究品質
有一段時間,我的工作忙碌起來,也會經常出差,不可能再像往日那樣常伴孩子左右。但每次只要回到家,我會特意找一些機會和他在一起。比如看到他在看電視,我會放下所有的事兒,專門坐在他旁邊陪他一起看,也許並沒有交流太多話語,但我知道,孩子心裡一定有感覺,他感受到了爸爸與他在一起。
我很慶倖,我會和孩子經常談論遊戲、電影與時事
為什麼現在很多的孩子與父母交流有問題?就是因為很多父母喜歡講道理,卻很少從孩子的內心入手、從孩子的興趣點入手。我會經常和孩子談哪個電腦遊戲好玩不好玩,會談最近某某某導演了一個片子超級爛,還會談最近社會上發生了什麼有趣沒趣的事兒。孩子願意與我談這些,因為他在與我交流的時候,沒有壓力,都是他喜歡的愛好的,從而他也知道了,爸爸懂他。
張錦:幸福陪伴:宣哥麒妹的美好時光
伴隨二孩兒政策的開放,周圍的“大肚”媽媽也越來越多了。在為大家高興的同時,我更慶倖自己已經是一位哥哥9歲、妹妹4歲的二孩兒媽媽啦!我和先生都是獨生子女,提前享受了國家的政策,也提前感受了“家有二寶”的幸福生活。
大寶二寶親密無間
9歲的哥哥是個三年級的小學生,隨著年齡的增長,哥哥對妹妹也越來越疼愛。出去買東西,哥哥總說:“媽媽,給麒麒買一個禮物吧!”妹妹在家裡受傷了,哥哥會第一時間沖過去,抱起妹妹,心疼地問:“磕疼了嗎?”如果出去聚會不帶妹妹,哥哥也會幫著妹妹,跟我和先生爭取,如果獲得同意,哥哥便無比開心。從有妹妹開始,當時5歲半的哥哥開始自己獨立睡覺了!每天起床,哥哥都要到妹妹屋裡打招呼,晚上睡覺了,也要和妹妹說一聲晚安。妹妹對哥哥也同樣依賴,每天用稚嫩的聲音叫哥哥。每次看到兄妹倆抱在一起開心地說話、聊天、玩耍,我會覺得所有辛苦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美好生活需要父母創造
當然,在兩個寶寶的成長過程中,也經歷了很多曲折,亦是大人和孩子共同成長的過程。小寶剛出生時,原先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的大寶,因為失落變得有些反常,愛發脾氣、不講理,甚至行為倒退。這時候,需要媽媽給予大寶更多的關注。對於剛出生的小寶,只要吃飽、睡好就可以了,這個工作是家裡任何一個人都可以替代的。記得妹妹出生前後,我對兒子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很棒、很懂事的男子漢才會有妹妹呢。媽媽相信你一定能夠照顧好妹妹,成為小男子漢!”我和家人約定,哥哥做錯了事情,千萬不可把妹妹搬出來說他,那樣哥哥就會認為是因為有了妹妹,他才會經常被批評。在我們的鼓勵和引導下,兒子在女兒出生後從來沒有說過討厭妹妹、不要妹妹之類的話語,而是越來越疼愛妹妹,越來越像男子漢!
要在小寶面前樹立大寶的威信。我家的女兒屬於乖巧懂事型,兒子相對倔強,所以被批評的時候多一些。有時候妹妹會說,哥哥總是挨說,因為他表現不好云云。每當此時,我都會告訴女兒,哥哥犯錯誤是可以改正的,你很幸運有個哥哥一起長大。在哥哥面前,我也經常會提起妹妹的懂事、可愛,建立他的責任感。
作為二個孩子的媽媽,我們和“一寶”家庭比較,確實要付出更多。但是,第二個孩子也真是“好養”了許多,我們不會在孩子生病的時候大驚小怪緊張得不行;我們不會像養第一個孩子那樣處處小心翼翼;有了二寶,全家人的關注點都相對分散,也不會讓哪個孩子被全家過度關注和寵愛。
一分耕耘一分收穫,我們陪伴孩子們一起成長的過程中,我們也在成長,收穫他們帶給我們的快樂。家有二寶,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