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高品質陪伴,讓操勞更有意義

說到家庭特別時光中的家庭教育, 當然離不了陪伴與溝通。 怎樣的陪伴才是高品質的陪伴?怎樣的溝通才是有效溝通?“如果我們瞭解什麼是孩子真正需要的, 從而去提高親子陪伴的品質, 那麼我們的‘操勞’才會變得有意義。 ”在海外從事幼稚教育7年, 並且身兼二子之母的盧丹丹老師如是說。 令人出乎意料的是, 小小的“便條”成為她與孩子生活中溝通的秘密武器。

在美國時, 我曾在一所學校教授中文, 我叫孩子們畫一幅關於媽媽的畫, 把畫收上來後, 我震驚了。 十多個孩子的畫裡, 有一大半是媽媽在做家務,

Advertisiment
有的孩子還在旁邊配上一句話:“媽媽總是很忙, 沒有時間陪我, 我討厭媽媽這樣。 ”那些話讓我感覺後背發涼:我自己何嘗不是這樣呢?總想為孩子創造一個整潔舒適的環境, 為他們做上最可口的飯菜, 可是, 孩子需要陪伴的時候, 卻已經耗盡了大部分的精力與耐心。

從那以後, 我花在家務上的時間少了很多, 減少無意義的操勞, 把更多的時間用來陪伴孩子。 做飯太麻煩, 我就多買點半成品;衣服難洗, 我就少洗一次, 一次多洗一點;地毯真的髒一點也沒關係, 不那麼吹毛求疵, 過得也挺好。 事情一少, 心情就好了很多, 在規劃家庭親子時光時, 就有條理多了。

因為我們所擁有的時間是有限的, 精力是有限的, 對於孩子的照顧和培育,

Advertisiment
我們不可能面面俱到, 但是如果我們瞭解什麼是孩子真正需要的, 提高親子品質, 那我們的“操勞”就變得有意義得多。

我有一個鄰居叫卡羅, 她是一位單親媽媽, 獨自撫養一對12歲和10歲的兒女, 每週六下午, 兒子學畫, 女兒練琴, 她自己卻輕鬆地牽著狗出了門。 我忍不住問她:“很多父母在孩子學東西的時候, 會陪在旁邊, 有的甚至自己也跟著學, 你為什麼從不參與呢?”她回答:“我對畫畫和鋼琴完全不懂, 也沒有興趣去學, 不如放手讓孩子們去盡情自由揮灑, 我也趁機放鬆一下。 照顧好了自己, 才能更好地去照顧好孩子。 ”“那你怎麼去督促和輔導他們?”她笑了:“從小我就培養他們自律, 為自己的事情拿主意。 現在他們已經可以全程為自己的事情負責,

Advertisiment
而這個時候, 我就可以享受我自己的生活。 ”

卡羅告訴我, 她曾經是一位被困在家庭瑣事裡的媽媽。 儘管她是全職在家帶孩子, 丈夫每個月給她和孩子付贍養費, 但是, 她覺得一天下來, 她從來沒有靜下心來享受過與孩子在一起的快樂, 只有操勞。 直到有一天, 兒子告訴她, 更喜歡週末的時候跟爸爸在一起, 因為爸爸是全身心陪他們玩的。 那一刻, 她突然醒悟過來, 比起美味的食物, 乾淨整潔的屋子, 孩子更需要你用心去陪伴他們。

除了陪伴, 卡羅做得更多, 她很注重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 讓他們學習自己規劃時間, 懂得自我控制, 為自己的事情負責任。 孩子們有段時間沉迷於電視, 她沒有做一個“監督者”,

Advertisiment
到點了就關電視, 而是把更多的權利給予孩子, 幫助他們學會自我管理。 她給他們一個星期6小時看電視的時間, 如果提前把時間用完了, 那接下來的幾天就沒有電視看。 有很長一段時間, 她和孩子都在為這件事情各自戰鬥, 矛盾, 怨恨, 哭鬧……但幾個月後, 孩子們能很好地管理好自己, 而她在這種事情上再也不用操心。 她說:“我得到的不僅僅是時間, 而且我的心不再焦慮, 這對於我自己, 對於孩子, 都是一件很好的事, 我們生活在很融洽的氛圍裡, 無論做什麼都能心平氣和。 ”

是的, 與孩子相處的過程中, 媽媽的情緒幾乎決定了孩子所有的心情。 如果帶著一份壞情緒為家為孩子操勞一天, 那帶來的負面影響還不如你什麼都不做。

Advertisiment

做有意義的操勞, 給孩子有品質的陪伴, 這是為人父母的我們需要努力與堅持的方向。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