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高層次超音波判斷胎兒零失誤率?

一、高層次超音波法介紹 1、母體胎兒異狀

高層次超音波為2D超音波的一類。 當ㄧ般產檢有發現母體血液檢驗或胎寶寶超音波檢驗有異常狀況, 要審慎查測胎兒其他器官時, 醫生即會建議孕婦做此項檢查。

2、常見自費專案

由於高層次超音波的解相度頗高, 因此能夠看見較為細微的結構組成, 但因為目前為自費專案, 所以並非所有的准媽媽都會檢驗。

二、高層次檢驗專案內容 1、說明檢測細節

包含胎寶寶的頭頸部、胸部、腹部、脊椎、四肢以及性別判定等等, 具有診斷意義的相關檢查, 用來排除掉先天性病症的可能性。

Advertisiment

溫馨提醒:細目有大腦、脈絡叢、腦室、中線、小腦, 還有胎心四室像、主血管血流、肺葉, 以及肝、腎、脾、膀胱等等內臟器官和臍帶。

高層次超音波為自費專案, 不過許多准媽媽都會為了寶寶而做檢查。

2、非百分百準確

不過有很多先天性的疾病問題或者畸形,

Advertisiment
並非會馬上就呈現出來, 所以高層次超音波檢查也只有約60%到80%的診斷率而已, 並不是百分之百準確。

三、高層次檢驗建議時間 1、骨頭尚未鈣化

一般來說, 通常會建議孕婦在懷孕20~24周時做高層次超音波。 主要原因是此時胎寶寶的頭骨、肋骨等等皆還沒鈣化完備, 因此超音波較易穿透, 且可進一步評估腦部、心臟等較細部結構。

2、擔心畸胎處理

另外, 政府優生保法有說明訂定, 如果懷孕24周以前, 知道胎寶寶有重大畸形等等狀況, 能做進一步引產手術。 只要過了24周, 為了母體的安全著想, 就不適合操作施行。

四、後續密切追蹤重要性 1、多做相關檢查

萬一超音波檢測發現寶寶有異常時該如何是好呢?准媽咪除了要多找些醫生再做評估之外,

Advertisiment
也要聽從其他醫生所建議的講法。

2、密切追蹤狀況

如過面對的是確定的診療判斷, 那麼就要做定期探查, 利用更密集的查驗, 像是每兩周或每個月複診。 由於此種變化可能為動態性改變, 意及可能起初是頗輕微, 但漸漸變嚴重。

溫馨提醒:不過也有可能是起初相當嚴重, 後來就慢慢的轉好, 因此才需要經由密集追查瞭解。

五、超音波並不是萬靈丹 1、日後成長未知

寶寶超音波雖然能夠幫忙協助產科醫生, 清楚瞭解子宮裡面的胎兒狀況, 但也不是萬無一失的工具, 像是胎寶寶出生之後的智力、視力、聽力等各項發展, 就沒有辦法由此而得知。

2、首要目標功能

超音波最重要的存在是希望可提早發覺能夠治療的胎兒異常,

Advertisiment
且給予妥善的諮詢, 若有必要, 產科醫生將與小兒科、心臟科等參與治療計畫, 給寶寶最好的護理, 而非一發覺孩子問題即馬上引產。

3、無法得知全部

另外, 准媽媽務必要有清楚的概念, 胎寶寶的超音波, 仍有很多照不到的死角, 像是手指頭(由於寶寶大多是處在握拳姿態)、肛門等等。

4、解析度太小時

超音波的解析度對於1到2mm以下的病灶也不好偵測出來, 甚至有些病症於胎兒時期絕對不會有所表現的狀況, 也無法完全瞭解。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