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幫孩子識別情緒和接納自己的情緒
從小, 父母就教孩子認識各種情緒, 是引導孩子準確表達自己的情緒、做好情緒管理能力的關鍵。 雖然情緒是一種複雜的生理心理反應(它帶有生理的喚醒和心理的波動), 平時我們大人都不能很好地說清楚自己是被何種情緒所困擾, 比較難懂, 但並不妨礙我們去認識理解它。
試著走進孩子的情緒, 如在孩子因為沒吃到冰淇淋而哭鬧時, 父母可輕輕抱著孩子, 看著孩子:“寶貝很想吃冰淇淋, 但是沒有吃到, 心裡很難過;媽媽不同意你吃,
Advertisiment
進一步, 父母這樣做, 還是在孩子被這些負面情緒包裹、困住時, 輕輕為孩子打開一扇窗, 讓孩子得以釋放自己, 而不是讓負面情緒集聚成更具破壞性的力量。
須知, 情緒無好壞, 有負面情緒不可避免, 也無可厚非。 在產生這些情緒時, 我們首要做的是接納它, 接納其積極性, 同時也接納其消息影響和破壞性。 接納孩子的情緒, 說來容易,
Advertisiment
2.引導孩客觀認識因情緒導致的行為
接納自己的情緒, 孩子更容易區分情緒的積極作用和破壞性(負面情緒也有積極性哦), 孩子也就更容易規避因負性情緒而出現的負面行為了。 在這個過程中, 父母主要就是幫助孩子區分哪些行為是可以接受的、哪些行為是不被接受的。 讓孩子明白:有情緒並沒有錯, 但自己表達情緒的方式是不恰當的, 是不被接受的, 需要改正。
如, 孩子生氣沖過來打媽媽的時候, 媽媽需要阻止孩子的行為,
Advertisiment
當然, 在這之前, 父母在不給孩子買冰淇淋的時候, 就有必要對孩子進行情緒疏導了, 如關注孩子的情緒, 對其想要吃的願望表示理解, 但也同時告知孩子自己阻止的原因等。
通過平等尊重的對話和溝通, 孩子大都能夠比較平和地接受父母的建議, 並認識到自己行為上的不當。 切忌在孩子發脾氣的時候, 父母跟著著急上火, 這樣無異於火上澆油。
123
3.進一步教孩子恰當管理自己的情緒
教養的目的是為了放手, 引導孩子是為了孩子更好地發展自己, 同樣, 接納孩子的負性情緒是為了孩子更好地接納認識自己的情緒,
Advertisiment
這樣, 當孩子再遇到類似的事情時, 才能知道如何恰當地獨自面對。 比如, 下次我生氣了, 可以去看一本書、聽聽歌、到外面玩會兒或者找人傾訴, 等等。 或者去找到更好的解決問題的辦法, 比如積極地溝通, 而不是大哭大鬧地鬧情緒。
下面推薦一些與情緒有關的繪本, 孩子更能從中發現自己:《生氣的亞瑟》
【英】奧拉姆 著 【日】北村悟 繪, 柯倩華 譯
媽媽讓亞瑟去睡覺, 不讓他看電視片, 所以亞瑟生氣了。 他非常、非常地生氣, 氣到足以把整個宇宙都震成碎片……但突然之間,
Advertisiment
《野獸出沒的地方》
(美)桑達克 著/繪, 阿甲 譯
男孩阿奇在家裡鬧騰, 沒完沒了。 媽媽說:“你是個野獸。 ”阿奇說:“我要吃了你!”於是媽媽讓他去睡覺, 不給吃晚飯。 晚上, 阿奇從房間裡幻想著出發了, 揚帆出海, 去到野獸出沒的地方。 他馴服了野獸, 做了野獸之王, 又帶領它們鬧騰, 直到他疲倦了, 最後決定回到家中。 一進門, 他發現媽媽為他準備的晚飯還熱著呢……
孩子都是充滿玩性和獸性的, 有天使的一面, 也有狂躁的一面。父母在面對孩子的這種負面情緒時,最大的問題在於,避免將自己的情緒強加到孩子身上,而是等待孩子自己的情緒釋放。 123
《我討厭媽媽》
(日)酒井駒子 著 著,彭懿 譯
小兔子對媽媽滿腹牢騷:沒幫他洗襪子、亂發脾氣、一直催他快點、不准他看動畫片、禮拜天賴床不起讓他餓肚子……最令小兔子不滿的是,媽媽不願和他結婚!小兔子氣得想離家出走,但終究還是離不開媽媽的愛。很多時候不是我們不愛,是因為我們不會愛、不懂愛。愛需要學習,情緒表達同樣如此。
作為父母,我們也需要不斷反省,如何給孩子做好榜樣,並注意不要把自己的負能量、負性處理方式傳遞給孩子。如,父母的壞情緒儘量避免當著孩子的面爆發:如,不可因為工作壓力、自身或家庭的困擾等將怨氣發洩到孩子身上,更不可因孩子難以管教而用武力或權威鎮壓孩子,這樣容易導致孩子自卑。 123 也有狂躁的一面。父母在面對孩子的這種負面情緒時,最大的問題在於,避免將自己的情緒強加到孩子身上,而是等待孩子自己的情緒釋放。 123
《我討厭媽媽》
(日)酒井駒子 著 著,彭懿 譯
小兔子對媽媽滿腹牢騷:沒幫他洗襪子、亂發脾氣、一直催他快點、不准他看動畫片、禮拜天賴床不起讓他餓肚子……最令小兔子不滿的是,媽媽不願和他結婚!小兔子氣得想離家出走,但終究還是離不開媽媽的愛。很多時候不是我們不愛,是因為我們不會愛、不懂愛。愛需要學習,情緒表達同樣如此。
作為父母,我們也需要不斷反省,如何給孩子做好榜樣,並注意不要把自己的負能量、負性處理方式傳遞給孩子。如,父母的壞情緒儘量避免當著孩子的面爆發:如,不可因為工作壓力、自身或家庭的困擾等將怨氣發洩到孩子身上,更不可因孩子難以管教而用武力或權威鎮壓孩子,這樣容易導致孩子自卑。 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