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之道網導讀:
發熱是兒科最常見的一種臨床症狀, 一般體溫高於39℃時即為高熱。 那麼怎麼護理高熱患兒呢?下面養生之道網為您講解怎麼護理高熱患兒?
Advertisiment
一、為什麼高熱前會出現寒戰
人們在生活中常常可以看到, 有的患兒在發熱前先出現寒戰, 寒戰過後往往表現為高熱。 在高熱前為什麼有時會先出現寒戰呢?
這是因為多數患兒的發熱是由致熱原所引起。 中性粒細胞和大單核細胞內含有致熱原前質, 在一定的刺激條件下, 白細胞可被啟動, 並且釋放致熱原。 致熱原通過血流到丘腦下部的體溫調節中樞, 體溫調節中樞受到刺激後, 就會產生興奮, 衝動通過交感神經引起皮膚毛細血管收縮, 血流減少, 這時皮膚溫度就會下降, 從而刺激溫度感受器引起骨骼肌張力增加, 肌纖維呈微細收縮, 皮膚內豎毛肌收縮。 因此, 患兒會出現寒戰, 我們會看到孩子的皮膚出現“雞皮疙瘩”。
Advertisiment
在寒戰後出現的發熱一般都是高熱, 多見於重症感染, 應該積極做好治療和護理工作。 在患兒寒戰時, 應進行保溫, 尤其是四肢等末稍部位的保溫, 給予服用熱飲料。 在高熱時, 要及時降溫, 並隨時觀察病情變化, 防止發生驚厥。
二、高熱患兒護理
患兒高熱時, 由於迷走神經的興奮性減低, 使胃腸蠕動減弱, 消化液生成和分泌減少, 因而影響消化吸收功能。 同時, 高熱時分解代謝增加, 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肪和維生素等物質大量消耗, 水分大量喪失。 因此, 高熱患兒必須注意補充營養和大量水分。 根據病情, 酌情給予營養豐富且易於消化的流質或半流質飲食, 如雞蛋羹、番茄蛋花湯等。 並多飲白開水或淡糖水,
Advertisiment
由於高熱時新陳代謝增快, 消耗多, 進食少, 體質虛弱, 所以應儘量減少患兒活動, 多臥床休息。
對高熱患兒應注意做好口腔和皮膚的護理。 高熱時唾液分泌減少, 口腔粘膜乾燥, 這時口腔內食物殘渣容易發酵, 有利於細菌繁殖, 而引起舌炎、齒齦炎等。 因此在小兒高熱時要注意及時清潔口腔, 最好在每次進食後用鹽水漱口。 另外, 高熱患兒在退熱過程中往往會大量出汗, 要做好皮膚護理。 出汗時要及時擦乾汗液, 更換衣被。 出汗較多者可用溫毛巾擦拭皮膚, 並塗以爽身粉, 保持皮膚清潔乾燥。 另外, 還要給患兒勤洗手、洗腳, 清洗外☆禁☆陰及肛門, 以防止出現其它部位的感染。
Advertisiment
三、高熱的預防
1、衣著要涼爽, 切忌採用捂被子發汗的辦法。
2、居室空氣要流通, 必要時用電扇來回吹風, 千萬不可關窗閉戶不讓孩子見風。
3、鼓勵飲水, 保持口舌滋潤, 小便通暢。
4、注意營養, 不要隨意忌口, 無明顯咳嗽的可多吃點水果, 尤其西瓜, 既能補充水分、糖分和維生素, 又有清熱的功效, 此外還應注意大便通暢。
5、由於高熱常見於體質較差的小兒, 因而平日要加強體質鍛煉, 增強肌體免疫力;6、注意及時增減衣服, 預防上呼吸道感染。
7、常備退熱藥, 觀察測量體溫, 一旦達38℃即口服退熱藥物, 以防高熱引起抽搐。
8、密切觀察病情, 防止復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