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學齡前(3-6歲)>家庭教育>正文

高知媽媽為何教不好孩子

自己成功, 希望孩子更加優秀。 在“起跑線”越來越提前的競爭態勢下, 很多事業成功的女性卻經常遭遇育兒的焦慮和困惑, 從事媒體工作的女性們雖然是比較知性的一族, 但在教育子女上也有許多誤區, 過度插手孩子教育是個較普遍的問題。

6月30日, 解放報業集團婦委會假座永安百貨舉行了一場以“成功媽媽如何教育成功孩子”為主題的女性沙龍活動, 主講人為華東師范大學的資深心理咨詢專家陳默和上海特級校長、成功教育倡導者、閘北八中校長劉京海, 現在我們就摘錄一些專家講課的精髓,

Advertisiment
與廣大讀者分享。

成功媽媽對孩子要求過高

不少成功媽媽為90后的孩子提供優越的物質生活, 手機電腦樣樣不缺, 孩子到哪都被寵著, 但“活著真沒意思, 好沒勁”這樣的話時有耳聞。 華東師范大學的資深心理咨詢專家陳默認為, “獨棟房子里獨套公寓里的獨子”造成90后是有著低物欲感、高孤獨感的一代人。 這種生存狀態伴隨著他們對生命意義的思考, 并且承載著沉重的情感負擔。

90后在得到物質和寵愛的同時, 聽到最多的總是“好好讀書, 考個好學校”這樣的話, 為了滿足和報答愛他的人對他的期待, 他們拼命努力讀書。 但他們又處在一個空前的高競爭環境中, 當再努力也達不到父母提出的要求時, 很多孩子就開始自卑、放棄、絕望。

Advertisiment
這時, 家長還不能給孩子一個舒緩的環境, 就會成為綁架孩子情緒的“幫兇”。

有些人抱有“龍生龍鳳生鳳”的錯誤觀念, 期待孩子復制自己的成功之路, 或把自己想象的成功模式強加到孩子身上。 上海市特級校長、成功教育倡導者、閘北八中校長劉京海說“恰恰是聰明媽媽教出傻孩子, 因為她們太聰明, 很多地方代替了孩子, 把孩子圈養起來, 使孩子的社會適應性越來越差。 ”

關鍵時刻讓孩子感覺“行”

劉京海校長告訴記者, 一項大型調查顯示, 70%的初三孩子認為自己不是讀書的料。 為什么我們的義務教育快要結束的時候, 有那么多的孩子認為自己不適合讀書?值得深思。

這種自我評價往往來自于家長和老師對他們的評價,

Advertisiment
家長總是期待孩子做他們很難做到的事情, 如果達不到目標, 就會數落孩子“真笨, 不是讀書的材料”。 中國的家長和老師們堅信, 對孩子嚴厲一點是為他們好。

嚴就是愛嗎?劉校長表示:經常責備孩子, 孩子會生活在自卑當中, 這樣的自卑感會掩蓋他有可能發展的巨大潛力。 孩子取得成功的一個重要前提是讓他們擁有自我和自信, 有自我的人才會有擔當和責任意識, 有自己的思想和選擇。

因此, 在孩子三四年級的時候, 家長不妨多多稱贊孩子。 因為這個時期是自我概念發展的高峰期, 孩子容易建立自信, 在自信的基礎上才有可能取得成功。 劉校長的女兒在很小的時候喜歡畫畫, 雖然當時畫得并不好,

Advertisiment
但她在父親的鼓勵下開了個人畫展, 邀請小區居民到家里來參觀, 正是父母對女兒的贊許和欣賞讓她積累了自信, 從小就品嘗了成功的感覺。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