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高血壓什麼時候吃藥最好

1 高血壓什麼時候吃藥最好

據臨床醫學研究表明, 在血壓高峰出現前半小時至1小時服藥效果最好, 若按一般的早、中、晚每日3次服藥, 或臨睡前服用, 顯然與血壓的這種自然變化不相適應。 這種服法不僅不能理想地控制血壓, 甚至增加了誘發心腦血管事件的危險性。 如果將病人的服藥時間改為血壓自然波動的兩個高峰前半小時, 這樣就會使藥物顯效時間與血壓高峰相遇, 從而更充分發揮藥效以使血壓平穩, 達到控制血壓增高的效果。 有條件的最好作動態血壓監測, 根據血壓波動節律制定合理的用藥方案。

Advertisiment

合理的服藥時間應根據藥物的類型和劑型加以選擇。 短效降壓藥每日3次, 第一次服藥時間應在清晨醒後即服, 不等到早餐後或更晚, 最後一次應在下午18時之前, 也就是在血壓高峰出現前半小時至1小時給藥效果最好。 不可在睡前或更晚時服用降壓藥。

長效控、緩釋製劑每日只服用一次, 應在清晨醒後即服用。 經研究發現, 這種服藥方法對防止上午血壓升高有重要的意義, 既能使白晝的血壓得到良好的控制, 又不使夜間的血壓過度下降, 起到穩定24小時血壓的目的。

同時, 實踐已證實這種服藥方法比均衡給藥的病人腦卒中發生率低50%~70%。 特別強調的是, 如果夜間血壓較高時, 晚上臨睡前最好服用緩釋長效降壓藥。

Advertisiment
因為夜間睡眠時血壓較低, 如果這時降壓藥發揮作用, 使血壓再行下降, 則容易引發血栓形成(導致腦血栓形成、心肌梗死等)等併發症。 1級(輕度)高血壓的病人, 晚上入睡前切忌服藥;2、3級(中、重度)高血壓病人入睡前也只能服白天藥量的三分之一。

所以, 血壓在一天24小時中不是恒定的, 存在著自發性波動。 研究表明上午8~10時和下午3~5時, 血壓最高。 一般藥物的作用是在服藥後半小時出現, 2~3小時達高峰。 因此上午7時和下午2時服降壓藥最合適。 當然我們還可將服藥時間進一步簡化, 起床後即服藥, 若中午不休息, 則在午飯後1小時左右服藥。 夜間睡眠時, 血壓可大幅下降。 高血壓患者若白天經常忘了服藥, 而在晚上臨睡前服用降壓藥,

Advertisiment
有可能導致血壓在夜間降得太低。 特別是老年人, 容易因此誘發缺血性中風。 要掌握好時辰藥理學, 根據人體生物鐘的變化規律, 重視安全有效用藥。

2 高血壓用藥須知

眾所周知, 服用降壓藥時需謹慎。 但在現實生活中, 有不少患者卻因缺少這方面的常識或習慣使然, 走進了服用誤區, 影響了治療效果。

一、防首劑反應

即患者第一次使用某種降壓藥物時, 由於機體一時不適應, 可能會產生心慌、暈厥等不良反應, 甚至感到服藥後症狀加重, 這又叫首劑綜合征。

老年高血壓患者由於壓力反射不敏感, 腦血管自動調節功能障礙, 更易出現首劑反應, 容易引起上述反應的藥物主要是呱唑嗪。 為此, 高血壓患者開始服用此種降壓藥物時劑量宜小,

Advertisiment
一般主張為常用量的1/3, 以後逐漸增加至治療量。

二、防看價吃藥

有人在選用降壓藥物時, 片面地認為藥的價格越貴降壓效果越好。 其實, 藥品的價格和效果並不成正比, 一些廉價的大眾降壓藥同樣有不錯的療效, 服用得當才是關鍵。

三、防擅自停藥

高血壓患者一般需要終身服藥, 即使血壓降至正常值也不能停藥, 否則容易回到治療前的水準, 引起“停藥綜合征”或誘發更加嚴重的心、腦、腎併發症。 有些患者服用降壓藥物後, 看到血壓恢復正常, 便擅自停藥。 結果沒幾天, 又出現血壓回升反彈現象。 正確的做法是, 待血壓有效控制在正常水準後, 在醫生的指導下逐步減少藥物的種類和劑量,

Advertisiment
力爭用最少的藥量達到最理想的治療效果。

四、防主觀臆斷

有人雖通過健康檢查發現血壓高於正常值, 但自感沒有什麼不適症狀, 也就不當一回事。 事實上, 高血壓的程度與症狀並不成正比, 沒有症狀並不表明血壓不高;症狀很多, 血壓也不一定很高。 所以說, 即使沒有頭暈、失眠等高血壓的症狀, 如果發現血壓高於正常範圍, 也一定要去醫院檢查, 並遵醫囑服藥。

五、防追求速效

某些患者服藥一味追求降壓效果, 一時看不到效果就產生急躁情緒。 其實, 降壓講究的是平穩、有效, 尤其是平穩更為重要, 因為血壓的波動往往是引發卒中的誘因。 如果一味地追求降壓效果而忽視血壓的平穩, 有可能導致心、腦、腎的供血不足而產生嚴重後果。

六、防多多益善

在降壓過程中,有人錯誤地認為藥吃得越多,血壓就會降得越快,甚至自作主張增加劑量和增加降壓藥的種類,其結果不僅不能達到良好的降壓效果,反而會危及生命安全。

七、防因噎廢食

“是藥三分毒”,降壓藥也同樣存在一些毒副作用。如服用甲基多巴,可出現嗜睡、眩暈、腹脹等不良反應;卡托普利會引發咳嗽、皮疹等。某些患者在服用某一種降壓藥過程中容易走極端,一旦遇到不良反應,即對服藥降壓失去信心,轉而停止服藥,導致血壓不能有效控制。

八、防睡前服藥

人的血壓在一日中以午夜最低,入睡後的血壓比白天平均下降20%左右。睡前服用降壓藥,因血壓自然下降因素再加上藥效作用,會導致血壓下降幅度較大,再加上夜間血流量減少,血流供應量不足,容易引發缺血性腦血管病,出現失眠、失明、偏癱等症狀,所以高血壓患者切忌在臨睡前服藥,以防夜間發生意外。

總之,高血壓病並不可怕,只要堅持自我調控,保持情緒穩定,注意調節飲食,並在配合藥物治療過程中,注意到了以上八個方面,危害性就會大大降低。

六、防多多益善

在降壓過程中,有人錯誤地認為藥吃得越多,血壓就會降得越快,甚至自作主張增加劑量和增加降壓藥的種類,其結果不僅不能達到良好的降壓效果,反而會危及生命安全。

七、防因噎廢食

“是藥三分毒”,降壓藥也同樣存在一些毒副作用。如服用甲基多巴,可出現嗜睡、眩暈、腹脹等不良反應;卡托普利會引發咳嗽、皮疹等。某些患者在服用某一種降壓藥過程中容易走極端,一旦遇到不良反應,即對服藥降壓失去信心,轉而停止服藥,導致血壓不能有效控制。

八、防睡前服藥

人的血壓在一日中以午夜最低,入睡後的血壓比白天平均下降20%左右。睡前服用降壓藥,因血壓自然下降因素再加上藥效作用,會導致血壓下降幅度較大,再加上夜間血流量減少,血流供應量不足,容易引發缺血性腦血管病,出現失眠、失明、偏癱等症狀,所以高血壓患者切忌在臨睡前服藥,以防夜間發生意外。

總之,高血壓病並不可怕,只要堅持自我調控,保持情緒穩定,注意調節飲食,並在配合藥物治療過程中,注意到了以上八個方面,危害性就會大大降低。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