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黃連苦寒但是功效良多

俗話說“良藥苦口利於病”, 黃連, 可以說是苦藥的代表了, 其性味苦寒, 有清熱、瀉火、解毒作用, 還可燥濕, 能治療許多疾病, 例如:濕熱痢疾, 見腹痛, 裡急後重, 大便有紅色, 或紅白相兼的粘凍, 伴有惡寒發熱等症(多為細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可單用本品, 或配其他清熱止痢、行氣止痛藥, 如木香、黃芩、黃柏、白頭翁等煎服。

熱病見高熱煩躁, 神志恍惚, 胡言亂語等症(如某些感染性疾病), 可配黃芩、山梔等煎服。

癰癤疔瘡, 見局部紅、腫、熱、痛等症, 可配銀花、連翹等煎服。 亦可用本品研末用蜜調勻, 外敷患處。

夜寐失眠, 伴有心煩,

Advertisiment
或口舌生瘡潰破者, 可用本品10份、肉桂1份制丸, 每日服2次, 每次2克。

吐血、衄血, 見血色鮮紅, 舌質紅者, 可配大黃、黃芩等煎服。

胃熱嘔吐, 見嘔吐酸苦, 胃部脹悶不舒等症, 配蘇葉、半夏等煎服。 若泛吐酸水, 脅肋脹悶不舒者, 用本品6份、吳朱萸1份制丸, 每日服2次, 每次2克。

眼睛紅腫疼痛者, 配菊花、桑葉等煎服。 亦可單用, 煎汁滴於眼內。

黃連為什麼能治這些疾病呢?藥理研究證實, 本品有廣譜的抗菌作用, 尤其對痢疾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鏈球菌作用最強。 對阿米巴原蟲也有抑制作用。

應用本品一般可以生用, 嘔吐者可用薑汁炒過以後再用。 一般用量為3~6克, 熱毒重者9~12克。

雖然黃連能治許多疾病, 但不能隨便應用。 因本品性味苦寒,

Advertisiment
用量過大, 或長期應用, 往往可使病人吃飯不香, 食欲減退, 甚則噁心嘔吐, 這是因為本品苦寒損傷胃的陽氣而致。 也有的人長期服黃連以後, 出現口幹舌紅, 這是苦燥傷陰的緣故。 所以受涼引起的嘔吐, 脾虛引起的久瀉均忌用。 舌紅少津的病人雖有高熱亦不宜單用此藥, 可配麥冬, 沙參等同用, 以緩和藥性。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