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黃體期是什麼時候

1 黃體期是什麼時候?

黃體期是在排卵後到月經來潮的前一天。

女性排卵後, 在黃體生成素作用下, 卵巢細胞進一步分裂, 細胞質會有黃色色素顆粒和脂滴, 肉眼看上去呈黃色, 所以我們把這個新的內分泌腺體稱為黃體。 黃體的發育及結果如何, 取決於卵泡排出的卵子是否受精, 如沒有受精, 則維持14天左右後退化, 這時表現為女性月經來潮。 如卵子已受精, 黃體則可維持到妊娠3個月末才退化。 黃體期一般歷時14天, 如果月經週期為28天, 那麼黃體期就是月經週期的第15~28天。 所以說, 黃體期是在排卵後到月經來潮的前一天。

Advertisiment

2 黃體期是什麼時候:什麼是黃體期

在卵子及濾泡液排出以後, 卵泡腔內壓力下降, 卵泡壁塌陷, 顆粒細胞向腔內突出, 形成許多皺襞, 卵泡膜的細胞及結締組織、血管也侵入顆粒細胞層。 這時泡膜內層毛細血管出血, 腔內充滿漿液性液體及血液, 這些稱為血體。 接著在黃體生成素作用下, 細胞進一步分裂, 這時細胞質會有黃色色素顆粒和脂滴, 肉眼看上去呈黃色, 故名黃體。 什麼是女性黃體期-也可以說, 排卵後剩餘卵泡部分又迅速形成了一個新的內分泌腺體。 黃體的發育及結果如何, 取決於卵泡排出的卵子是否受精, 如沒有受精, 則維持12-14天左右後退化, 這時表現為婦女月經來潮。 如卵子已受精, 黃體則可維持到妊娠6個月時才開始退化。

Advertisiment

3 黃體期是什麼時候:黃體期的形成與退化

黃體期的形成

1、排卵後卵泡液流出, 卵泡腔內壓下降, 卵泡壁塌陷, 形成許多皺襞, 卵泡壁的卵泡顆粒細胞和卵泡內膜細胞向內侵入, 周圍由結締組織的卵泡外膜包圍, 共同形成黃體。

2、卵泡顆粒細胞和卵泡內膜細胞在LH(黃體生成素)排卵峰的作用下進一步黃素化, 分別形成顆粒黃體細胞和卵泡膜黃體細胞。 這兩種黃體細胞內都含有胡蘿蔔素, 該色素含量的多少決定了黃體顏色的深淺。

3、排卵後7-8日(相當於月經週期的第22天左右), 黃體體積和功能達到高峰, 直徑1-2㎝, 外觀黃色。 正常黃體功能的建立需要理想的排卵前卵泡發育、FSH(卵泡刺激素)刺激和一定水準的持續性LH(黃體生成素)維持。

Advertisiment

黃體期的退化

1、如果排出的卵子受精, 黃體在胚胎滋養細胞分泌的hCG(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的作用下增大, 轉變為妊娠黃體, 到妊娠3個月末時才退化。 此後胎盤形成並分泌甾體激素維持妊娠。

2、如果卵子沒有受精, 黃體在排卵後9-10日開始退化, 黃體功能限於14天。 黃體退化時黃體細胞逐漸萎縮變小, 周圍的結締組織以及成纖維細胞侵入黃體, 逐漸由結締組織所代替, 組織纖維化, 外觀色白, 稱白體。 黃體衰退後月經來潮, 卵巢中又有新的卵泡發育, 開始新的月經週期。

12 4 黃體期是什麼時候:黃體期孕酮低怎麼辦

在黃體功能不全的婦女中, 大多是孕酮分泌不足。 孕酮主要作用在子宮內膜, 引起子宮產生分泌期的變化,

Advertisiment
這對於受精卵著床和維持妊娠是非常必要的。 孕酮如分泌不足, 會使子宮內膜的分泌期變化受到不良影響。 在臨床上通過子宮內膜活檢, 常常發現有些不孕婦女分泌功能欠佳, 這不利於受精卵著床。 即使受精卵著床, 也會因孕酮分泌不足引起流產。 據統計, 有3-4%的不育婦女是由於黃體功能不全引起的。

1、食物補充

日常生活中, 應該選擇那些植物性雌激素較為豐富的食品, 這類食物中雌激素(孕酮)廣泛存在, 主要有豆類、穀類、水果、蔬菜等食品。 食物補充孕酮對備孕女性和懷孕女性都是適用的。

2、藥物補充

通過肌注補充孕酮, 1次10~20mg, 需要在醫生指導下進行。 吃藥(一般都是孕酮片)的話, 醫生也會根據孕婦本身的恢復情況決定,

Advertisiment
藥補的情況多見於懷孕後孕酮低的女性。

5 健康小提示

常見的引起黃體形成和發育不良、孕酮分泌不足的因素與濾泡期的濾泡發育有一定關係。 最近一些實驗證明血清泌乳素水準增加會導致黃體功能不足。 體外實驗也證實高濃度的泌乳素可以抑制卵巢顆粒細胞分泌孕酮。

12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