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點滴做起,帶給寶寶好習慣

在日常生活中, 許多孩子養成了許多壞習慣。 許多壞習慣從表面上看起來微不足道, 好像並不要緊, 父母很容易就聽之任之。 殊不知, 這些小毛病慢慢積累起來, 往往會發展到讓父母一籌莫展的地步。 比如, 有些孩子把洗澡當作一天中的一件樂事, 但對另一些孩子來說, 洗澡差不多就等於受刑。 許多孩子不肯洗澡、洗頭, 不肯堅持刷牙, 生了病也不肯打針、吃藥。 這些壞習慣想糾正也的確不容易。

怎樣糾正孩子不肯洗澡的壞習慣呢?我們給父母的建議是——

★搞清楚孩子不願洗澡的原因

一兩歲左右的孩子不願意洗澡,

Advertisiment
大多是因為害怕肥皂沫等流進眼睛裡。 稍大一點的孩子不願意洗澡, 多數是因為他們在幹自己最願意幹的事情, 不想被洗澡的事情破壞了玩興。

★讓孩子感受到洗澡的樂趣

父母給孩子洗澡時, 要和孩子一起嬉戲。 如果父母像洗一件髒東西一樣為孩子洗澡, 孩子肯定會反抗。

★洗澡的時候儘量順著孩子

當孩子願意洗澡時, 一定要鼓勵孩子。 如果孩子在洗澡的時候提出了一些要求, 比如水溫由自己來調節, 沐浴液自己來抹等, 父母應該儘量滿足孩子的心願。 在這種時候, 只要孩子願意洗澡, 怎麼都可以。

★鼓勵孩子自己洗澡

儘量鼓勵孩子自己洗澡。 當孩子太小時, 父母可以坐在孩子身邊, 耐心地指導孩子。

Advertisiment
當孩子的身體協調能力很成熟的時候, 父母就可以放心地讓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辦。

怎樣糾正孩子不肯洗臉的壞習慣?我們給父母的建議是——

★耐心地督促

孩子的衛生習慣不是天生的, 而是需要父母的細心培養。 就拿洗臉來說, 要是沒有父母的督促, 大多數孩子都不可能自覺完成。 當發現孩子沒有洗臉時, 父母不要責駡, 而應耐心地說:“臉好髒啊, 該好好洗洗了。 ”

★洗臉用具應放在孩子夠得著的地方

大多數家庭的洗臉池都是按照成人的標準來裝修設計的, 因此, 小孩子很難夠著。 因此, 父母應該給孩子準備好一個結實的小凳子, 讓孩子站在上面自如地拿洗臉用具。 在孩子洗臉之前, 父母應提醒孩子, 把小凳子、毛巾、香皂等洗漱用具準備好。

Advertisiment

★讓孩子挑選自己喜歡的盥洗用具

孩子都喜歡像大人那樣能自己做主, 讓孩子自己挑選盥洗用品, 能夠提高孩子的洗臉興趣。

怎樣糾正孩子不肯刷牙的壞習慣?我們給父母的建議是——

★讓孩子從小養成刷牙的習慣

當孩子很小的時候, 看見大人刷牙會感到很新奇。 這時候, 父母就應有意識地向孩子說明刷牙的好處。 可以為孩子準備好幼兒專用的刷牙用具。 等到孩子可以熟練掌握刷牙技巧的時候, 父母要叮囑孩子刷完牙後把牙刷洗乾淨。 要讓孩子每天都要堅持刷牙。

★教孩子正確刷牙

教孩子刷牙的時候動作要輕柔, 不要用力過猛, 以免傷害了口腔皮膚。 當孩子刷完牙後, 教孩子用舌頭在牙齒上移動,

Advertisiment
體會清潔的牙齒有多麼光滑。 或者讓孩子和父母一起刷牙, 刷完後互相檢查, 看誰的牙齒更白。 孩子一定會在這個過程中感受到刷牙的樂趣。

★多鼓勵孩子

當孩子對刷牙感到厭煩的時候, 父母應該採取一切辦法, 激發孩子刷牙的興趣。 比如, 可以讓孩子自己去挑選牙刷、牙膏, 或者讓孩子替爸爸、媽媽挑選刷牙用具。 當孩子不想刷牙時, 父母可以用R

20;刷了牙就給你講故事”這樣的獎勵來鼓勵孩子刷牙。

★帶孩子去看牙科醫生

在孩子的牙齒還沒有出什麼毛病的時候, 帶孩子去看牙科醫生是完全有必要的。 一方面是讓孩子瞭解堅持刷牙對保護牙齒的好處, 另一方面也可以讓孩子瞭解到牙齒生病所帶來的痛苦。

Advertisiment
同時, 也能隨時瞭解孩子牙齒的健康狀況。

怎樣糾正孩子不肯吃藥和打針等壞習慣?我們給父母的建議是——

★告訴孩子必須這樣做

許多孩子生病後, 變得特別嬌氣和脆弱, 根本不願意吃藥、打針。 這時候父母一定要讓孩子明白, 只有吃藥、打針才能把疾病從身體裡趕走。 如果孩子根本聽不進去, 就需要不容商量地告訴孩子, “你除了把藥吃下去, 老老實實地接受打針, 別無選擇”。 父母千萬不要流露出孩子很“可憐”的表情, 讓孩子沒有任何“逃避”的僥倖心理。

★狠心“強迫”孩子接受治療, 不自責

孩子害怕醫生, 害怕進醫院, 這似乎是一種本能。 當父母說什麼孩子都不願意接受治療時, 父母只能橫下一條心, “強迫”孩子接受治療。 在這種時候, 父母不能有絲毫的“心慈手軟”,也不要自責。

★選擇較好的服藥方式

可以為孩子選擇一些藥片、藥水或能嚼著吃的帶甜味的藥,既便于孩子吞咽,又不會影響到藥品的功效。同時,父母還需弄清楚哪種藥孩子比較容易吞服。當然,所有的藥品都要在醫生的指導下為孩子服用。孩子拒絕服藥的主要原因是藥很苦,因此,在醫生允許的情況下,父母可以把藥片碾碎,和布丁、蘋果醬或果醬攪拌在一起,讓孩子服用。當然,最好不要哄騙孩子這是在吃點心,而不是在吃藥。

★獎勵孩子配合

當孩子乖乖地把藥吃下去,或者孩子爽快地配合護士打完了針,父母要給予孩子口頭獎勵,或者別的獎勵。當然,最主要的是要幫助孩子克服害怕吃藥、打針的恐懼心理。

父母不能有絲毫的“心慈手軟”,也不要自責。

★選擇較好的服藥方式

可以為孩子選擇一些藥片、藥水或能嚼著吃的帶甜味的藥,既便于孩子吞咽,又不會影響到藥品的功效。同時,父母還需弄清楚哪種藥孩子比較容易吞服。當然,所有的藥品都要在醫生的指導下為孩子服用。孩子拒絕服藥的主要原因是藥很苦,因此,在醫生允許的情況下,父母可以把藥片碾碎,和布丁、蘋果醬或果醬攪拌在一起,讓孩子服用。當然,最好不要哄騙孩子這是在吃點心,而不是在吃藥。

★獎勵孩子配合

當孩子乖乖地把藥吃下去,或者孩子爽快地配合護士打完了針,父母要給予孩子口頭獎勵,或者別的獎勵。當然,最主要的是要幫助孩子克服害怕吃藥、打針的恐懼心理。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