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黨同伐異的成語故事

1 黨同伐異的故事

西元前141年, 劉徹即位, 史稱漢武帝。 他當政的第二年就下了一道詔書, 命朝廷大臣和各地諸侯王、郡守推薦賢良文學之士。 詔書下達後不久, 各地送來了一百多個有才學的讀書人。 武帝命他們每人寫一篇怎樣治理國家的文章, 其中有個名叫董仲舒的文章寫得不錯, 武帝親自召見他兩次, 問了他不少話。 董仲舒回話後, 又呈上兩篇文章, 武帝看了都非常滿意。

董仲舒的三篇文章, 都是論述天和人的關係的, 所以合稱為《天人三策》, 又稱為《舉賢良對策》。 其中宣揚的理論, 叫做“天人感應”。 這種理論把封建統治尤其是皇帝的權力神化:誰反對皇帝,

Advertisiment
誰就是反對天, 就是大逆不道。

為了貫徹這種理論, 董仲舒在《天人三策》中提出了三項建議:一是將諸子百家的學說當作邪說, 予以禁止, 獨尊孔子及其儒家經典, 以通過文化上的統治, 達到政治上的統一。 這就是所謂“罷黜百家, 獨尊儒術”。 二是設立傳授儒家經典的最高學府。 三是網羅天下人才, 使他們忠心耿耿地為朝廷服務。

董仲舒“罷黜百家, 獨尊儒術”的主張, 非常合乎武帝一統天下的心思。 他親政後, 就設置了專門傳授儒家學說的五經博士, 向五十名弟子講述《詩》《書》《易》《春秋》等五部儒家經典。 這些弟子每年考試一次, 學通一經的就可以做官, 成績好的可以當大官。

Advertisiment
後來, 博士弟子人數不斷增加, 最多時達三千人。

到漢宣帝劉詢當政的時候, 儒家思想已經成為維護封建統治的正統思想, 儒家學說更是盛行, 劉詢自己也讓五經名儒蕭望之來教授太子, 但由於當時儒生對五經有不同的理解, 所以宣帝決定進行一次討論。

西元51年, 由蕭望之主持, 在皇家藏書樓兼講經處的石渠閣, 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的討論。 在討論過程中, 儒生們把和自己觀點一樣的人作為同黨, 互相糾合起來;而對觀點不一樣的人, 則進行攻擊。 為此, 《後漢書》的作者在評述這一現象時, 把它稱為“黨同伐異”, 也就是糾合同黨攻擊異己。

2 黨同伐異的材料

【注音】dǎng tóng fá yì

【出處】《後漢書·黨錮列傳序》:“自武帝以後;崇尚儒學;懷經協術;所在霧會。

Advertisiment
至有石渠分爭之論;黨同伐異之說;守文之徒;盛于時矣。 ”

【解釋】伐:討伐, 攻擊。 指結幫分派, 偏向同夥, 打擊不同意見的人。

【用法】聯合式;作謂語、賓語、定語;含貶義, 用於書面語。

【近義詞】結黨營私、誅除異己、朋比為奸

【反義詞】無偏無坦、公正無私、不偏不倚

【年代】古代

【例句】~, 刻薄寡恩在朱先生寫的文字裡是讀不到的。

3 黨同伐異的點評

世界是豐富多彩的,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點所在, 自然對每樣事物都有自身的看法判斷, 我們要做的是讓各種思想在碰撞出, 結出新的花朵。 而不是像故事中那些儒生們對待觀點不一樣的人就進行攻擊, 這樣是不對的, 求同存異很重要。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