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孩子對於自己的認知, 完全有賴於家長的贊許, 卻不知道如何認可自己。 對這樣的孩子, 家長需要及時地指出他們做得正確的事, 然後提醒他們從內心認可自己。 千萬別讓孩子有這種感覺:我寫的作業, 爸媽從不滿意。
孩子上學了, 能寫作業啦, 這本是一件令父母高興的事兒, 因為孩子長大了。
完成作業, 對剛上學的孩子來說, 既需要手的精細動作、眼睛及大腦的協調, 又需要自我管理及意志力的參與, 的確是一個不小的挑戰, 而這個過程是在一次次地重複和日積月累的練習中完成的, 絕不會因為成了一個小學生就自然天成。
Advertisiment
很多家長往往忘記了, 自己當初是怎樣笨手笨腳、一筆一劃地寫成了今天的模樣。 從一開始, 他們就對孩子期望過高, 有的甚至採取了嚴厲的人盯人的陪伴。
每當孩子寫作業的時候, 若家長在一旁緊盯著孩子的一舉一動, 一會兒:“抬起頭來, 坐直點兒, 手不能這樣!”一會兒:“教你多少遍了, 怎麼就是記不住?”皺著眉頭, 不停地嚴厲指責這也不對, 那也不正確, 急了再動動手, 給孩子造成的感覺就是:只要我一寫作業, 爸媽就不高興。
孩子有一個重要的心理需求, 就是想獲得父母的認可, 在他們的潛意識裡, 只有得到父母的認可, 才不會被父母拋棄, 自己才能活下去。 若父母不高興, 他們也會不高興。
Advertisiment
基於這樣的考慮, 建議家長不妨試試下面的方法。
把開心的感受告訴孩子——首先, 調整好自己的心態, 回到自己本真的、最初的感覺, 對孩子的成長, 對孩子可以寫作業了, 感到開心。 尤其在開始的時候, 一定要把自己開心的感受告訴孩子。 比如, 你可以對孩子說:“你已經長大了, 都可以學著寫作業了, 我真為你高興。 不過, 寫作業是你自己要完成的事情, 不是我的事情。 我會一邊做自己的事情, 一邊陪伴你, 需要我説明時, 就告訴我, 咱們一起努力!”
用“自言自語”暗示給孩子成就感——然後, 你就找本書或雜誌, 坐在旁邊看, 或者幹點兒針線活。
Advertisiment
陪伴不是找茬——再就是要明確, 陪伴不是監督。 不要急於糾正孩子的小錯誤, 先給孩子留出犯錯和改正的空間, 多做練習比事事正確更重要, 練得多, 手、眼、腦配合好了, 能力提高了, 糾起錯來反而容易得多, 孩子也不會對學習產生抵觸情緒。 一筆一劃地人盯人, 不僅會讓孩子厭煩, 還會讓孩子不知所措。
進入狀態之後, 可以幫孩子建立一個糾錯登記本, 讓孩子把每次的錯題、錯字糾正後記錄在案, 多做練習。
比糾錯更要緊的是家長鼓勵和肯定的態度。 多去關注那些寫得好的字,
Advertisiment
遮罩來自學校的焦慮——家長要正確對待那些來自老師和學校的過度的焦慮, 比如有的老師天天給家長髮短信, 報告當天班裡誰誰誰寫得好、學得好, 誰誰誰表現不好。 對這些, 不僅不必全部原樣轉達給孩子, 還要從保護孩子自尊心和學習興趣的角度, 給予積極的解釋, 而對有傷孩子自尊的資訊和校方過度的焦慮, 可以適當遮罩。
保持安靜, 水和水果不用送太勤——另外需要注意的是, 要保持環境的安靜。 在孩子寫作業時,
Advertisiment
孩子的書桌要乾淨簡潔, 別放那些能干擾孩子注意力的玩具和物品。 孩子寫作業時, 不要一會兒送杯水, 一會兒削個蘋果, 更不要在一旁嘮叨。
整理書包, 是孩子每天自己要完成的事情。 開始時, 家長可以在一旁具體指導, 但千萬不可代勞。
至於陪伴到何時為止, 應根據孩子的情況而定, 一般到孩子懂得自律、能獨立完成作業, 就可以放手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