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鼓勵也是孩子學習的動力

很多孩子對於自己的認知, 完全有賴於家長的贊許, 卻不知道如何認可自己。 對這樣的孩子, 家長需要及時地指出他們做得正確的事, 然後提醒他們從內心認可自己。 千萬別讓孩子有這種感覺:我寫的作業, 爸媽從不滿意。

孩子上學了, 能寫作業啦, 這本是一件令父母高興的事兒, 因為孩子長大了。

完成作業, 對剛上學的孩子來說, 既需要手的精細動作、眼睛及大腦的協調, 又需要自我管理及意志力的參與, 的確是一個不小的挑戰, 而這個過程是在一次次地重複和日積月累的練習中完成的, 絕不會因為成了一個小學生就自然天成。

Advertisiment

很多家長往往忘記了, 自己當初是怎樣笨手笨腳、一筆一劃地寫成了今天的模樣。 從一開始, 他們就對孩子期望過高, 有的甚至採取了嚴厲的人盯人的陪伴。

每當孩子寫作業的時候, 若家長在一旁緊盯著孩子的一舉一動, 一會兒:“抬起頭來, 坐直點兒, 手不能這樣!”一會兒:“教你多少遍了, 怎麼就是記不住?”皺著眉頭, 不停地嚴厲指責這也不對, 那也不正確, 急了再動動手, 給孩子造成的感覺就是:只要我一寫作業, 爸媽就不高興。

孩子有一個重要的心理需求, 就是想獲得父母的認可, 在他們的潛意識裡, 只有得到父母的認可, 才不會被父母拋棄, 自己才能活下去。 若父母不高興, 他們也會不高興。

Advertisiment
出於生存的本能, 他們很想逃離這不好的感覺, 便會對寫作業這件事產生抵觸情緒, 結果當然可想而知。

基於這樣的考慮, 建議家長不妨試試下面的方法。

把開心的感受告訴孩子——首先, 調整好自己的心態, 回到自己本真的、最初的感覺, 對孩子的成長, 對孩子可以寫作業了, 感到開心。 尤其在開始的時候, 一定要把自己開心的感受告訴孩子。 比如, 你可以對孩子說:“你已經長大了, 都可以學著寫作業了, 我真為你高興。 不過, 寫作業是你自己要完成的事情, 不是我的事情。 我會一邊做自己的事情, 一邊陪伴你, 需要我説明時, 就告訴我, 咱們一起努力!”

用“自言自語”暗示給孩子成就感——然後, 你就找本書或雜誌, 坐在旁邊看, 或者幹點兒針線活。

Advertisiment
可以不時地看看孩子, 適當的時候來個“自言自語”:“我真高興呀, 我的孩子都能寫作業了!”孩子一看, 我一寫作業, 我爸媽就高興, 自己也會喜歡寫作業。

陪伴不是找茬——再就是要明確, 陪伴不是監督。 不要急於糾正孩子的小錯誤, 先給孩子留出犯錯和改正的空間, 多做練習比事事正確更重要, 練得多, 手、眼、腦配合好了, 能力提高了, 糾起錯來反而容易得多, 孩子也不會對學習產生抵觸情緒。 一筆一劃地人盯人, 不僅會讓孩子厭煩, 還會讓孩子不知所措。

進入狀態之後, 可以幫孩子建立一個糾錯登記本, 讓孩子把每次的錯題、錯字糾正後記錄在案, 多做練習。

比糾錯更要緊的是家長鼓勵和肯定的態度。 多去關注那些寫得好的字,

Advertisiment
算得對的題, 具體地肯定孩子已經做出的努力, 讓孩子始終保持對學習的興趣, 讓孩子品嘗成功的滋味, 體驗經過自己的努力獲得的價值感。 切忌用其他孩子的優點去比較自家孩子的缺點。

遮罩來自學校的焦慮——家長要正確對待那些來自老師和學校的過度的焦慮, 比如有的老師天天給家長髮短信, 報告當天班裡誰誰誰寫得好、學得好, 誰誰誰表現不好。 對這些, 不僅不必全部原樣轉達給孩子, 還要從保護孩子自尊心和學習興趣的角度, 給予積極的解釋, 而對有傷孩子自尊的資訊和校方過度的焦慮, 可以適當遮罩。

保持安靜, 水和水果不用送太勤——另外需要注意的是, 要保持環境的安靜。 在孩子寫作業時,

Advertisiment
家裡不要開電視、音響, 自己不要玩手機。 若有電話打進來, 不要長時間通話, 可以告訴對方:“孩子正在寫作業呢, 過一會兒我再打給你吧。 ”孩子是很容易接受心理暗示的, 這會讓孩子覺得, 爸媽連電話都不接了, 寫作業真是一件很重要的事。 這比正兒八經的直接說教, 更能影響到孩子。

孩子的書桌要乾淨簡潔, 別放那些能干擾孩子注意力的玩具和物品。 孩子寫作業時, 不要一會兒送杯水, 一會兒削個蘋果, 更不要在一旁嘮叨。

整理書包, 是孩子每天自己要完成的事情。 開始時, 家長可以在一旁具體指導, 但千萬不可代勞。

至於陪伴到何時為止, 應根據孩子的情況而定, 一般到孩子懂得自律、能獨立完成作業, 就可以放手啦。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