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鼓勵勝於替代

 有這樣一則故事:一位理髮師帶了個徒弟。 徒弟正式上崗那天, 給第一位顧客理髮後, 顧客嫌頭髮留得太長。 師傅解釋:發長顯得含蓄, 這叫深藏不露, 很符合你的身份。 顧客聽罷高興而去。

徒弟給第二位顧客理完發後, 顧客嫌頭髮剪得太短。 師傅解釋:頭髮短使你顯得精神。 顧客聽罷欣喜而去。

徒弟給第三位顧客理完發後, 顧客嫌時間太長。 師傅解釋:為“首腦”多花點時間是很必要的。 顧客聽罷滿意而去。

面對徒弟的一次次失誤, 這位師傅並沒有挺身而出去替代徒弟給顧客理髮, 而是用藝術的語言, 即化解了矛盾,

Advertisiment
又給徒弟以鼓勵。 師傅對徒弟說:“萬事開頭難, 我希望你以後把活做得更漂亮。 ”徒弟在師傅的鼓勵下, 刻苦學藝, 技藝日精。

這則故事對我們做父母的不無啟迪。 姑且把父母與孩子的關係比作理髮師師徒倆。 當孩子第一次“上崗”, 活兒幹不好或幹得不怎麼樣時, 做父母的應該是鼓勵, 而不是替代。 否則, 孩子的“技藝”也就永遠處於“蹩腳”狀態, 而不會長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