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鼓勵孩子說出“我能行”

鼓勵孩子說出“我能行”

現在有些獨生子女在父母的溺愛下, 變得非常懦弱, 讓他做什麼事, 他想都不想, “我不行”三個字順口就出來了。 這種缺乏自信心的孩子總是向後退縮。

兩個上小學三年級的男孩發生了爭執, 一個把另一個打翻在地, 老師趕過來拉起那個小臉嚇得發白的被打者, 沒想到他竟怯生生地告訴老師, 這事怪他自己, 因為他應該離那個孩子遠些。

在生活中, 我們經常會看到這樣的一些孩子, 他們為做錯某件事感到內疚, 當別人指責他們時, 他們卻認為個人應該忍受痛苦, 而不應該傷害他人,

Advertisiment
認為錯了就應該受到懲罰;遇事不與人爭執而時常屈從;在不適應的情況下沮喪;在優勝者面前自覺膽怯。 這是一種典型的謙卑需要表現。

所謂謙卑需要是指由於對自己的品質和能力作出偏低的評價或對自己的智力和能力懷疑所產生的心理感受。 有相當多的孩子因謙卑心理而不能正確調節自己的認識和行為, 無法保持個體與周圍環境的統一, 不僅影響了正常的學習生活, 而且也不利於健全人格的形成。

在研究中, 我們設計了諸如“每當我做錯事時, 我感到慚愧不安”, “當發生錯誤時, 如果我比別人受到更多的責備, 我會覺得好受”, “遇到比我強的人, 我就感到膽怯”等12個題目, 力求從不同角度反映兒童的謙卑心理。

Advertisiment
研究結果顯示, 多數孩子(77 8%)幾乎沒有謙卑感, 但是也有少部分孩子(22 2%)或多或少存在著謙卑感。 這表明, 大部分孩子對自我發展充滿信心。

心理學家阿得勒曾指出, 我們每個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 因為我們都發現我們自己所處的地位是我們希望加以改進的。 他認為個體正是在戰勝自卑感的基礎上實現自我發展和自我完善的。 但是謙卑心理畢竟有別於自卑感, 它是自卑感淤積于人的心靈的結果, 是因承受太多的失意和失敗而對自己的一種否定。

孩子的謙卑心理往往是由於錯誤的家庭教養方式、痛苦的學校體驗以及孩子抗挫折能力比較低造成的。 在父母的精心照顧下長起來的孩子, 已習慣于父母的包辦代替。

Advertisiment
一旦離開家門, 他們常常會因為自己生活能力低下, 無法與人溝通而感到失意。 長期失意的結果使孩子開始全盤否定自己, 於是這種消極的體驗就如同毒瘤滋生在孩子的心靈, 使他們痛苦不堪。

謙卑者由於低估自己的品質和能力而輕視自己, 喪失信心, 看不到希望所在, 並常常伴隨一些特殊的情感體驗, 諸如內疚、不安、膽怯、憂傷等。 這種心理使人缺乏自信, 甚至使人自暴自棄。

由於謙卑心理不利於健康人格的形成, 因此克服謙卑心理對獨生子女的健康成長有重要意義。 我們認為應該從如下4個方面考慮。

◎ 使孩子體驗到成功的快樂。 我們不能讓孩子一直遭到學業上的失敗, 一直得低分, 那樣會使孩子產生焦慮。

Advertisiment
因為孩子很關心學習結果, 很在意別人的評價。

社會學家C。 庫利認為, 孩子掌握知識發展人格的社會化過程實際上是一個“鏡中我”的過程, 即孩子把別人對自己的評價當做一面鏡子, 然後按照這面鏡子設計自己的人生軌跡。 如果你總說他學得不好, 他自然會覺得學得沒勁, 乾脆就不學了。

美國有一位著名的兒童腦神經外科專家, 自幼患了一種學習障礙症, 小學三年級以前, 數學老師從未在他的作業本上打過對號。 看到滿本的錯號, 他的頭漲得很大。 可無論怎樣努力, 他還是做不對。 四年級換了一位數學老師, 從此改變了他的命運。 新老師拿起他的作業本, 親切地說:“你太大意了, 咱們再寫一遍。 ”第二遍還是沒對,

Advertisiment
可老師卻在本子上打了幾個對號。 他激動得幾個晚上睡不著覺, 這對他來說太重要了。 後來在老師的幫助下, 他竟迷上了數學。

如果從求真的角度講, 教師也許不應該這樣做, 可教育更是一門藝術, 應該求善求美。 對於一個從未獨立完成過作業的孩子, 父母最好讓他先做幾道容易的習題, 使他能夠輕而易舉地完成, 再調整作業的難度。 反之如果期望過高, 孩子會因達不到要求而苦惱, 父母也會因孩子的裹足不前而失望。

◎ 讓孩子有鍛煉的機會。 每個孩子都有權利和義務參加集體活動, 參與班級管理, 應該讓每個孩子都把表現才智的個性心理要求納入集體的目標之中。 教師要善於在集體活動中發揮每個孩子的特長, 揚長避短,讓謙卑的孩子逐漸克服自己的劣勢。

◎ 讓孩子在夥伴關係中完善自己。寬鬆和諧的環境,對克服孩子的謙卑心理大有益處。因此父母和教師要致力於為孩子培養良好的夥伴關係,充分發揮集體的教育作用,使謙卑的孩子在集體中獲得同伴的認可,獲得心理的滿足,克服謙卑心理。

◎ 讓孩子瞭解自己的能力。我們可以讓孩子列出自己的5個優點,然後在各個優點的下面填上兩個成功人士的名字,雖然這兩個人都已經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他們總的優點並不比我們的孩子多。這樣可以使孩子發現,至少他的某一個長處勝過了許多取得成就的人,從而使孩子得出一個結論――他比自己想像中的自我要高大得多。孩子往往會因這一發現而興奮不已,他自然會發自肺腑地喊出:“我能行!”

揚長避短,讓謙卑的孩子逐漸克服自己的劣勢。

◎ 讓孩子在夥伴關係中完善自己。寬鬆和諧的環境,對克服孩子的謙卑心理大有益處。因此父母和教師要致力於為孩子培養良好的夥伴關係,充分發揮集體的教育作用,使謙卑的孩子在集體中獲得同伴的認可,獲得心理的滿足,克服謙卑心理。

◎ 讓孩子瞭解自己的能力。我們可以讓孩子列出自己的5個優點,然後在各個優點的下面填上兩個成功人士的名字,雖然這兩個人都已經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他們總的優點並不比我們的孩子多。這樣可以使孩子發現,至少他的某一個長處勝過了許多取得成就的人,從而使孩子得出一個結論――他比自己想像中的自我要高大得多。孩子往往會因這一發現而興奮不已,他自然會發自肺腑地喊出:“我能行!”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