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鼓勵與表揚,微妙的差別

表揚同樣會打擊孩子的積極性, 挫傷孩子的自信心。

鼓勵則從根本上扶植孩子的自信, 鼓勵著重于孩子應該幹什麼, 著重于孩子行動後的滿足感。

案例:小雨的媽媽下班回到家, 一進門, 就發現七歲的女兒已經把所有的房間的地拖得乾乾淨淨, 並且正疊著自己洗乾淨的花裙子。 她感到十分得高興, 因為她並未要求女兒這樣做。 “小雨, 媽媽沒讓你做這麼多的事, 你卻主動做了, 真是個好孩子, 是媽媽的好女兒, 媽媽愛你。 ”第二天, 媽媽說:“小雨昨天表現不錯, 媽媽今天多給五塊錢。 ”

分析:媽媽這樣說對不對呢?當孩子做了好事,

Advertisiment
應不應當讚揚他呢?我們的孩子是需要聽我們說愛他、誇他是個好孩子的, 但是當我們用表揚來刺激孩子做事, 並將愛他與做事聯繫起來的時候, 我們要考慮一下這樣做會給孩子留下什麼樣的印象。 小雨會想媽媽愛我只是因為我拖了地、洗了衣服——如果我不拖地、洗衣服, 媽媽還會愛我嗎?而媽媽不愛我, 我就不是好孩子。 孩子很容易產生這樣一個印象:他們的好壞與否取決與他們是不是按媽媽所希望的來做。 他們洗了衣服, 媽媽喜歡, 就是好孩子, 不洗, 媽媽就不喜歡, 就不是好孩子。 他們隨媽媽的心願就是好孩子, 相反就不是好孩子。 這樣, 小雨長大後, 她總會按照別人的意見來調整自己。 別人告訴她做得好,
Advertisiment
她就感覺好, 別人批評了她, 或是忽視了她所做的, 她就感覺不好, 覺得不公平, 更會因為沒有人欣賞她, 她會對自身價值產生懷疑, 她的情緒會很不穩定, 總是被他人的態度與評價所左右。 因此, 我們關注的應當是孩子自身的努力, 給他們鼓勵, 而不是將孩子所做的一件事與是否愛他相聯繫。

小雨因為洗了衣服, 做了家務, 多得了幾塊零花錢, 這種獎勵可能使小雨感受到很多鼓勵, 但也接受到一個錯誤的資訊:如果她做事, 她就應該受到物質上的獎勵。 但是她下次如果又洗了衣服, 而媽媽沒有給她零花錢, 她會馬上就決定下次不洗了, 因為她沒有得到相應的獎勵, 這就產生了對獎勵的依賴, 結果我們把孩子培養成了為獎勵而工作的人。

Advertisiment
他這輩子總是說:“我做了好事, 給我獎勵。 ”多做一件事, 要多得一份獎勵, 做了一件大事, 要得到更大的獎勵, 如此等等。 因此, 這種將做事的出發點建立在獎勵之上, 從實質上看, 缺乏主動、自覺的精神。 就此而言, 這種獎勵是有壞處的, 而不是有益的。

其實, 即使簡單的表揚也非時時處處可以運用, 如果你的孩子是個要求盡善盡美的孩子, 你表揚她把衣服疊得整整齊齊, 她會認為你在嘲笑她。 她會說:“我疊得不好, 莉莉疊得比我好。 ”並可能會因此負氣。 你可能不明白為什麼表揚了孩子, 她反而大發一通脾氣, 因為你還沒有覺察到孩子在和她的表姐妹競爭。 她認為自己趕不上她們 , 當然也達不到父母的要求。

Advertisiment
那麼父母對她的表揚是在低水準的基礎上, 對此, 她會自尊心受傷, 而且覺得父母不公平。

鼓勵不同於表揚, 鼓勵著重與孩子應該幹什麼, 著重于孩子行動後的其自我滿足感。 區分表揚與鼓勵的一個方法就是:“你太好了, 因為你做了這件事”——這是表揚, “這件事完成了, 真是太好了”——這才是鼓勵。 因此, 當七歲的小雨拖了地、洗了衣服, 媽媽該怎樣鼓勵她, 避免表揚的弊端呢?媽媽可以說:“你把地拖乾淨了 , 衣服洗了, 你感覺一定很好, 是嗎?我很高興, 你已開始動手做自己的事情了。 ”媽媽說上面的話著重於事情:地拖了、衣服洗了, 自己

動手做自己的事情。 媽媽鼓勵了小雨而不是表揚她。

當你鼓勵孩子時應當説明他們認識自己的能力,

Advertisiment
説明他們樹立自信心, 就他做的某件事進行鼓勵, 那麼接受鼓勵之後, 他會幹得更好。 而表揚是一種有條件的愛, 它所傳遞的資訊是:因為你做了某件事, 我們才愛你, 認為你是好孩子。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