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弟子規》“總敘”釋義
總 敘 概述:弟子規原名《訓蒙文》,為清朝康熙年間秀才李毓秀所作。其內容採用《論語》學而篇第六條:“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的文義以三字一句,兩句一韻編纂...
2011-06-08 -
《弟子規》“入則孝”釋義
入則孝 父母呼 應勿緩 父母命 行勿懶 父母教 須敬聽 父母責 須順承 易解:父母呼喚,應及時回答,不要慢吞吞地很久才應答,父母有事交代,要立刻動身去做,不可拖延或推辭偷懶。父母教導我們做人處事的...
2011-06-08 -
《弟子規》“出則悌”釋義
出則悌 兄道友 弟道恭 兄弟睦 孝在中 財物輕 怨何生 言語忍 忿自泯 易解:當哥哥姊姊的要友愛弟妹,作弟妹的要懂得恭敬兄姊,兄弟姊妹能和睦相處,一家人和樂融融,父母自然歡喜,孝道就在其中了。與人...
2011-06-08 -
《弟子規》“謹”釋義
謹 朝起早 夜眠遲 老易至 惜此時 晨必盥 兼漱口 便溺回 輒淨手 易解:早上要早點起床,晚上也別很早就睡覺。因為時光寶貴,轉瞬即逝,應當好好珍惜和努力。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早晨起床後...
2011-06-08 -
《弟子規》“信”釋義
信 凡出言 信為先 詐與妄 奚可焉 話說多 不如少 惟其是 勿佞巧 奸巧語 穢汙詞 市井氣 切戒之 【其他版本:刻薄語 穢汙詞 市井氣 切戒之】 易解:開口說話,誠信為先,答應他人的事情,一定要遵...
2011-06-08 -
《弟子規》“泛愛眾”釋義
泛愛眾 凡是人 皆須愛 天同覆 地同載 行高者 名自高 人所重 非貌高 才大者 望自大 人所服 非言大 易解:只要是人,就是同類,不分族群、人種、宗教信仰,皆須相親相愛。同是天地所生萬物滋長的,應...
2011-06-08 -
《弟子規》“親仁”釋義
親仁 同是人 類不齊 流俗眾 仁者稀 果仁者 人多畏 言不諱 色不媚 能親仁 無限好 德日進 過日少 不親仁 無限害 小人進 百事壞 易解:同樣是人,善惡邪正,心智高低卻是良莠不齊。跟著潮流走的俗...
2011-06-08 -
《弟子規》“餘力學文”釋義
餘力學文 不力行 但學文 長浮華 成何人 但力行 不學文 任己見 昧理真 易解:不能身體力行孝、悌、謹、信、泛愛眾、親仁這些本分,一味死讀書,縱然有些知識,也只是增長自己浮華不實的習氣,變成一個不...
2011-06-08 -
弟子規生活力行測評表
小朋友,家人無時無刻不在關懷著我,我為家人做了多少?記得每天都要做喲! 注:好(√),一般(∆),差(O) 年 月 日至 年 月 日 班級: 姓名: 起床之後 不讓父母著急 1、鬧鐘一響,我馬上起...
2011-06-08 -
讀《弟子規》有感
自從讀了《弟子規》以後我知道人生需要考慮的還有很多很多,演戲很容易,做人卻很難,戲可以演過無數次,人生的機會卻只有一次;世上好演的是戲,難做的是人;戲是虛構的,人卻是真實的;戲進而演的是人生,人生...
2011-06-08 -
《弟子規》簡介
“弟子”的意思有兩個:一是指孩子;一是指學生;“規”就是規範。 《弟子規》原名《訓蒙文》,原作者李毓秀是清朝康熙年間的秀才。以《論語》“學而篇”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有餘力,...
2011-06-08 -
《弟子規》--做人的規則
我最近讀了《弟子規》,知道了做人的一些規則,受到了許多啟發。《弟子規》的主要內容:首先要孝敬父母,尊敬兄長,其次要做事要嚴謹,還要誠實、博愛、親仁,在做好以上這些事情的基礎上,還要去學習文化知識。...
2012-06-22 -
“弟子規”比賽
今天,我們文山州實驗小學準備已久的“弟子規”比賽在雲海樓前面開始正式舉行了。 雲海樓頂上五星紅旗高高在上。雲海樓下的操場上坐滿了許許多多的小學生。檯子上站滿了比賽的人,他們隨著音樂背起了弟子規,只...
2012-06-21 -
寫《弟子規》
今天,老師叫我們寫《弟子規》,我就開始寫《弟子規》。 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的意思是父母叫你的時候,要立刻答應,不能遲緩;父母讓你做事的時候,要馬上去做,不能拖延偷懶。 父母教,須敬聽,父...
2012-06-20 -
誠信與孝順--《弟子規》
剛拿到《弟子規》,我認為這是一本普普通通的書,但是語文老師為什麼要我們背、抄、讀以後還要默呢?難道這本書像別人說的那樣有“金”?古人雲“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在這我要告訴大家,這本書中...
2012-06-20 -
孝順父母--《弟子規》有感
前幾天我看了《弟子規》這本書感觸頗多,《弟子規》原名《訓蒙文》,是清朝康熙年間秀才李毓秀依據至聖先師孔子的教誨而編成的生活規範。自從學習了《弟子規》,我覺得自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暑假裡的一天...
2012-06-22 -
讀《弟子規》
今天,我讀了《弟子規》這本書,此書原名《訓蒙文》,作者李淑秀是清朝康欣年間的秀才。這本書分為五個部分,具體列述弟子在家、外出、待人、接物與學習上應該遵守的守則規範。 本書分為總敘、入則孝出則悌、謹...
2012-06-22 -
從《弟子規》中學到
"啥?誦讀並背誦經典,啊呀!我的媽呀!"這話從一個紮著"美國小火雞"辮子的女孩口中,飛迸出來,太具有殺傷力了!平日裡讓我們背背課文就難於上青天,現在可是經典呀!這不是強人所難嘛!怎麼可能辦到?唉!...
2012-06-27 -
《弟子規》介紹
"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這是我們在初一上學期學習的一本古代文學典籍一《弟子歸》,短短的一千多字,給我的印象卻特別深刻。它是先輩智慧的結晶,每幾個字中就蘊含著深刻哲理,具體列...
2012-06-27 -
戀上《弟子規》
偶然的一次機會,我認識了它一一《弟子規》。當時的我並沒有想到,它竟然會對我產生那麼大的影響。現在想來,緣分還真是奇妙。 小學時,不止一次的從託管阿姨口中聽到它的名字。那時的我並未在意,甚至心裡對它...
2012-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