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最愛模仿,給他更好的環境
場景:爸爸給兩歲的麥克買了一個新的電動車玩具, 麥克在樓下就急不可耐地拆開包裝玩了起來。鄰居家的小朋友多多好奇地湊上來,伸手拿起電動車看, 麥克上去搶,兩個人起了爭執。麥克照著多多的臉上就是一拳,多多大哭。爸爸見狀拉過麥克照著屁股上就是一巴掌,麥克也大哭起來,場面一片混亂。
分析對策:這裡實在忍不住要先批評一下麥克爸爸, 我們不喜歡寶寶打人,為什麼自己要打寶寶呢?父母在打孩子的時候,無疑就是在以實際行動告訴孩子:強大的就是可以欺負弱小的, 暴力就是可以解決問題的。寶寶的天性就是愛模仿, 而父母又是寶寶最貼身的模仿對象,你不滿意了就打他,他不滿意了自然會去打別人,這在孩子眼裡成為理所當然的事。所以,父母要時刻給寶寶以正面的示範,要以實際行動告訴寶寶,攻擊性行為是不受歡迎的。
當然,寶寶的模仿物件來源非常豐富,家人、小夥伴、電視或電子遊戲等媒體,甚至隨便一個路人都有可能成為學習的榜樣。很多孩子的攻擊性行為都是在平時周圍的環境中看到學到的,動畫片裡的打打殺殺,成人之間帶有玩笑性質的打打鬧鬧,大人逗孩子時假裝打一下咬一口等等行為,都會被孩子模仿。所以,給寶寶營造一個良好的環境就顯得非常重要,大人之間不要有粗魯的行為,給寶寶有意識挑選內容健康的動畫片,買玩具時儘量避免有明顯攻擊性的玩具,這些都會為避免寶寶打人出一份力。
如果寶寶已經養成了不好的習慣,父母也不要和寶寶一起抓狂,一方面不能對暴力聽之任之,一方面要幫助孩子學會用和平的方法達到自己的需求, 比如:"麥克,打人會把人打疼的,如果多多也這樣打你,你是不是也會難過?咱們和他商量一下,每人玩1分鐘好不好?多多一定會感謝大方的麥克哥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