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宝宝网

寶寶很會察顏觀色,我們的態度很重要

場景:爺爺是全家最寵愛當當的一個,半歲的時候, 當當無意中打了爺爺的臉一下,爺爺覺得很有趣, 哈哈大笑起來。此後,打爺爺和爺爺笑就成了袓孫倆固定的遊戲節目。有一天,鄰居家趙爺爺來找爺爺下棋,逗了當當幾句,沒想到當當上去就在趙爺爺的臉上打了一巴掌,這下可讓爺爺難堪了……

分析對策:事實上,當當對趙爺爺並沒有惡意,相反, 可能他只是在趙爺爺身上重複了和爺爺玩慣了的遊戲。當寶寶第一次出現攻擊行為時,如果大人處理不得當,就很可能強化了寶寶的這種行為。比如當當爺爺最初的大笑,在當當看來就是一種讚賞。甚至有的家長會開心地感歎:"喲,會打人啦,再來一下!” 這樣的引導看起來不可思議,但是在家長、特別是袓輩中可真是不在少數。9個月左右的寶寶對手腕到上臂的支配能力開始有了很大突破,打人可以讓他們體驗到前所未有的樂趣, 此時如果再得到家人的鼓勵,很容易就會養成打人的習慣。遇到這種情況,父母應該嚴肅地告訴寶寶:"爸爸媽媽不喜歡打人的寶寶,我們更喜歡你輕輕摸摸我們的臉。”

如果寶寶已經養成了打人的習慣,家人也不必在外人面前丟了面子的時候大聲呵斥孩子,以求息事寧人,這種過激的反應反而會讓寶寶覺得這是吸引大人注意力的好辦法。面對小寶寶沒有傷害性的攻擊行為,冷處理是最好的辦法,媽媽可以假裝視而不見久而久之,寶寶對打人的興趣就會被慢慢淡化掉。